生日那天的下午我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开会,会议从下午一点钟开始,三点结束,小儿开车送我赴会场,又从会场接我回家。为了让孙女今夜也能参加我的生日家庭聚会,我们又开车到位育路位育中学的宿舍接她。
扬孙与烨孙从本学期开学迄今从未谋面,今天聚在一起,甚是开怀。两人在客厅的一角,手捧着ipad2,唧唧搓搓,嘻嘻哈哈,讲个没完,笑个不停。烨孙现在正在准备高考,扬孙现在在读六年级,两人相差七年,可是每次聚在一起,总能尽显亲情的温馨。我坐在沙发上窥视着他们两,心中泛起阵阵亲情柔美的的涟漪,一纹一纹,一圈一圈地向外扩延,无边无际。这是一种多么亲切又多么温馨的感觉。妻在和阿姨叨叙着,大儿和小儿各在客厅的一角提着手提电脑干自己的事,不时又交谈上几句。我观看着55寸平板液晶彩电的高清世界美景,这些美景真要身处其间,也未必能胜过现在的视觉享受。这个空间连同着这个空间中的所有音响,我都觉得美不胜收。我想让它停下来,当然那是不可能的。
到下午六点,我们出发,乘电梯下楼,出小区,沿着中山南路,面对着对岸陆家嘴楼群的艳丽灯火,缓缓前行。我一路上拍摄着外滩夜景。到了小南国酒楼 ,趁着等待儿媳下班过来,我叫孙女和孙子各为我在夜外滩按15下快门,看谁的摄影技术好。两人被我这促发的一招鼓起了竞争的热情,每人各按五下,分三次完成。我就俨然变成了粉丝们簇拥的对象,闪光灯频频亮闪,这个老头瞬间变成了风云人物。
七点半了,媳妇还没有来,我们就不等她了,开始我们一家的酒会。全体起立为我这位老寿星祝酒。只是我们的杯中全是茶。酒过三巡,其实也就是茶过三巡,大媳来了,连称晚了晚了。谁也不怪罪她。
吃过寿面,我开始切生日蛋糕,当然也有吹蜡烛和许愿。我闭上眼睛,其实什么愿都没有许,一切均在自然中,愿也罢不愿也罢,一切都在按照它既定的轨道前行,我们只需随轨而行。
平和,渐趋,圆润,在无所求中静蕴着所求,不断扬起生活的风帆,有方向,但不强力违拗宇宙的方向,看自己就像是在看一只小蚂蚁,你要干啥,你有多大的能力干啥,不要“像啥有轧事”,你有多大的能耐?!我只是按照我的方向,随着自然而运行,前行,斜行,弯行,倒行,再前行。
我突然闪过下午的镜头,开会之前主持人要求大家把进入会场时发给大家的唱歌纸提起,要求大家高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当指挥上台指挥大家一起唱时,竟然底下几乎没一个人唱,这个尴尬的几十秒。怎样真切地学习雷锋,只有沿着时代发展进步的方向学习,才是正道,否则是一点没有什么情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