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应对新媒体要有“新作为”


领导干部应对新媒体要有“新作为”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是当今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也给各国执政党和政府加强领导力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作为信息网络使用的大国,各级各地领导干部如何科学正确地应对新媒体,是对先进性和执政能力的一种考验。新媒体新在哪里,首先必须有革新的一面,技术上革新,形式上革新,理念上革新,而后者更重要。因此,领导干部应对新媒体,必须有“新作为”。

  要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新媒体。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由此看来,新媒体涉及范围之广、领域之宽,不是传统媒体所能承载的。正因为如此,新媒体的影响力、冲击力也就更大。因而,各级各地党政部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努力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新媒体,特别是基于互联网以后,其传播速度更快、影响也更广泛。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以及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利用好新媒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以引导,使之为我所用,发挥好积极作用。

  要身体力行占领和使用新媒体。领导,领导,重在引导;干部,干部,先行一步。新媒体作为新兴媒体、新生事物,我们需要学的内容很多、需要做的事情也很多。正确面对媒体、有效引导舆论,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其执政能力、领导水平、工作能力的具体体现。而要达到如此,不身体力行,不带头学习,不躬身实践,不去全面占领和使用新媒体,而依然满足于过去的思维定势,用老一套的工作方法对待舆情、面对媒体,只会闹出这样那样的笑话来。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对网络知识,特别是如何应对新媒体等方面的业务学习,并带头使用新媒体,努力成为新媒体推广应用的行家里手,并努力以网上的良好形象,影响和带动群众。另外,新媒体创造了更紧密快捷的新闻和信息周期,政府必须出现在新媒体上,采取积极的方法将政策、思路和立场传达给听众。而不是被动应付、落后挨打。领导干部要从自身做起,以正确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影响社会,通过理性思维与对话去影响、督促改善不良的传播内容,提高群众在新媒体沟通中的道德文明水平和自律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培育健康理性的新媒体文化。

  要有积极主动开放包容的态度。态度决定高度。新媒体作为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这就要求各级各地领导干部在应对新媒体的时候,必须有宽广豁达、海纳百川的胸怀以及积极主动、开放包容的态度。要虚心接受市民网民的监督建议,要能容“骂声”、善听“逆言”,而不是一遇到负面信息、批评质疑,就暴跳如雷,责问媒体“到底替谁说话”、呵斥网民“没事找事”。各级各地党政部门要通过教育培训引导干部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新媒体,不断提高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凝聚社会共识。

  要注意甄别消除网络有害信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新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管理不好常常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各种谣言、垃圾漫天飞。这就要求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干部,要善于甄别真善美、假丑恶,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净化网络环境,消除有害信息,防止新媒体被任意或恶意使用,影响社区和谐和社会秩序。对于各种垃圾信息、有害信息、谣言信息等,要旗帜鲜明、态度坚决。要具有解读媒介信息的正确视角,善于透过表层信息,认识到不同媒介所持有的不同立场、所代表的不同利益群体,理解其背后所蕴藏的各种因素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组织等深层次背景及内在的原因,培养不被媒介不良信息所迷惑和牵制的能力,提高对媒体信息的认识、解读、研判能力。

  媒体不是洪水猛兽。新媒体隐藏着群众无穷的新力量。领导干部应对新媒体需要有“新作为”,这是时代及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题中之意。

  (倪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