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家企业的领导都希望能永久经营,他们总是在处理如何扩大经营规模,如何把工作时间再延长一点,不过,我认为此时有必要讨论人类动机和长期目标。
因此,马斯洛讲:造成退步的力量,至少会造成工作积极性的下降的因素包括:
(1)
(2)
(3)
(4)
(5)
(6)
(7)
(8)
在马斯洛的理论中,其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五种:
第一种,生理需求: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一个人在饥饿时不会对其它任何事物感兴趣,他的主要动力是得到食物。即使在今天,还有许多人不能满足这些基本的生理需求。管理人员应该明白,如果员工还在为生理需求而忙碌时,他们所真正关心的问题就与他们所做的工作无关。当努力用满足这类需求来激励下属时,我们是基于这种假设,即人们为报酬而工作,主要关于收入、舒适等等,所以激励时试图利用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给予更多的业余时间和工间休息、提高福利待遇等来激励员工。
第二种,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和生理需求一样,在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人们唯一关心的就是这种需求。对许多员工而言,安全需求表现为安全而稳定以及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等。主要受安全需求激励的人,在评估职业时,主要把它看作不致失去基本需求满足的保障。如果管理人员认为对员工来说安全需求最重要,他们就在管理中着重利用这种需要,强调规章制度、职业保障、福利待遇,并保护员工不致失业。如果员工对安全需求非常强烈时,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就不应标新立异,并应该避免或反对冒险,而员工们将循规蹈距地完成工作。
第三种,社会需求:社会需求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社会需求就会突出出来,进而产生激励作用。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这一层次是与前两层次截然不同的另一层次。这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员工的精神,导致高缺勤率、低生产率、对工作不满及情绪低落。管理者必须意识到,当社会需求成为主要的激励源时,工作被人们视为寻找和建立温馨和谐人际关系的机会,能够提供同事间社交往来机会的职业会受到重视。管理者感到下属努力追求满足这类需求时,通常会采取支持与赞许的态度,十分强调能为共事的人所接受,开展有组织的体育比赛和集体聚会等业务活动,并且遵从集体行为规范。
第四种,尊重需求: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有尊重需求的人希望别人按照他们的实际形象来接受他们,并认为他们有能力,能胜任工作。他们关心的是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这是由于别人认识到他们的才能而得到的。当他们得到这些时,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同时就其内心因对自己价值的满足而充满自信。不能满足这类需求,就会使他们感到沮丧。如果别人给予的荣誉不是根据其真才实学,而是徒有虚名,也会对他们的心理构成威胁。
第五,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要满足这种尽量发挥自己才能的需求,他应该已在某个时刻部份地满足了其它的需求。当然自我实现的人可能过分关注这种最高层次的需求的满足,以致于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点支配地位的人,会受到激励在工作中运用最富于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技巧。重视这种需求的管理者会认识到,无论那种工作都可以进行创新,创造性并非管理人员独有,而是每个人都期望拥有的。为了使工作有意义,强调自我实现的管理者,会在设计工作时考虑运用适应复杂情况的策略,会给身怀绝技的人委派特别任务以施展才华,或者在设计工作程序和制定执行计划时为员工群体留有余地
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要关注人的内在需求和动机,
如果把企业也作为一个“人”(法律上的法人)来看的话,组织内有三种需求同时存在,这三种需求的平衡,决定了企业管理的效率。
第一种需求:企业内个体的需求;
第二种需求:企业内同事的需求(含与同事、与下级、与上级)
第三种需求:企业的需求
这三种需求,无论那一种,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都体现出不同的需求层次。我支持并赞同马斯洛先生的这一观点,是因为,在实践中我们能够处理好这三种五类需求的相互满足,那么就可以实现“人际和睦共处、组织健康发展、社会和谐共荣”的理想目标,
时至今日,人本管理的理念已经逐步深入人心,尊重人权成了国际契约的重要内容,在当今社会中,企业与工作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我想我们可以重新审视,马斯洛先生认为,商业企业营运的目的不仅仅是赚取利润,另一个有价值的意义是,一群人聚集在一个组织内,他们凭借不同的方式(但都符合法律法规)获得各种各样的需要,并且以服务于全体社会作为组织长期发展的长期目标。利润的确是商业的生命调节器,不过,他不是唯一的,人性和道德等因素也必须考虑在内,至少从长期来看,这与企业的生命是同等重要的。
在缺乏结构,缺乏安全自由的情况下,人们必须自己寻求资源,这样反而更显示出这群人缺乏资源的困境,于是他们陷入冷漠、懒散、对人不信赖、焦虑或沮丧。习惯了传统结构型组织,但在开放、责任制的环境下,他们同样对工作失去兴趣,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情绪低落,此时改变,可能会暂时产生混乱,敌意和破坏等负面情况。
因此,我们的基本结论有: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