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二八现象:从“四亿哥”到“猛哥”


  前两天杭州金星地产的破产还是牵动了很多人敏感的神经。一些人也都开始猜测,金星地产的破产会不会引发新一轮的降价潮?其实不必如此担忧,金星地产的破产是为民间高利贷所累。其实这也是一大部分中小民企面临的困境,缺乏顺畅的融资渠道,企业转型不及时,未能应时而变。现金流紧张时又慌不择路,但终究拼不过大鳄。最终走向了穷途末路。

  金星房产的破产是行业的一个极端例子,没有顺势而变,没有跟上市场的节奏,只能说命该如此。因此说,如何顺应市场的走势跟上节奏,对于很多企业来说都是一个课题。三月份市场的回暖为很多房企创造了一个时间窗口,许多房企也抓住时机创造了自己的市场奇迹。

  最近热传南京楼市继“四亿哥”之后,又爆出了“猛哥”,猛哥是金地自在城的销售冠军。持续每个月都有猛哥持续每月60套的销量,这在最近的市场是绝无仅有的。“猛哥”成为了南京楼市一个新的话题、新的坐标。其实,无论是曾经的“四亿哥”还是“猛哥”,这些话题代表的都是一种市场现象,人们之所以热议是因为这些话题背后的事实往往都是出人意料的。四亿哥的背后代表的是中海的逆势热销,而猛哥背后代表的则是金地自在城的疯狂走量。

  金地自在城凭借单盘即支撑了整个城南大部分的销量,这也使得整个城南和全市其他板块有了抗衡的力量。金地自在城月均300套的量对于那个项目来说都是可望不可及的,金地自在城的成功之处在于销售思路的正确,瞄准当下市场主力刚需人群,走量为主,3月份销售470余套。其实运作了这么久的金地自在城在很多方面已经日趋成熟老练,金地自己也打出了所谓的“高潜力、大品牌、速交通、乐教育、享商业、优户型、境公园、低总价”等一些能够让刚需为之心驰的点来。教育的成熟、交通的完善、社区交付后人气的提升都是热销的关键。特别是最近打出的“85万主城买四房”在务实理性的市场背景下,显得尤为扎眼,所以能快速走量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这些大盘往往都是路越走越宽,自在城是大盘发展的典型代表,项目的销售的深入推进配套教育和社区建设,社区的提升反过来推进项目价值。或许这是金地自在城在刚需项目中独树一帜的核心原因所在。

  类似于“猛哥”,类似于“金地自在城”,其实是一个阶段性的市场特征的集中反映。瞄准刚需、放大价值、提高性价比、走量为上。这不仅是很多大盘,也应该是很多刚需项目很多中小开发商的一致性选择。而楼市在走出一波小阳春行情之后,楼市渐渐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给出足够诚意有产品力支持的项目,能够持续走量,楼市二八现象将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