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手机不小心丢了,失主在心疼财产损失之余,最头疼的恐怕就是原手机中的通讯录等重要信息能否“找回来”;如果新换一部手机,最头疼的问题恐怕也是如何将旧手机中的通讯录转移到新手机中。
【最原始的方法】经SIM卡转移
在京城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刘先生说,他每次换新手机前,都是将旧手机中的通讯录复制到SIM卡中,再将SIM卡插入新手机,最后将通讯录从SIM卡复制进新手机。
不过,刘先生有点遗憾的是,SIM卡中每个姓名只能存储一个号码,如果联系人名下有多项信息,导入SIM卡时只有一个手机号能倒过去,其他号码可能会有信息丢失,只能手工整理、输入。
其实,借力SIM卡转移通讯录的缺点不止刘先生所说的那一点。据记者了解,SIM卡一般只能存储200个联系人,如果机主联系人较多,那就不能一次性转移完成,只能多次重复前述过程,导致SIM卡多次在旧手机和新手机之间插来插去。
【最经典的方法】用电脑Outlook同步
在某大型外企工作的庄先生习惯于通过电脑上的Outlook程序转移通讯录资料。庄先生说,这种方法相对来说要“保险”得多。
那么,如何将旧的诺基亚手机通讯录转移至新的三星手机?在两部手机都支持Outlook的情况下,先在电脑里装上诺基亚手机套件(当初购机时附送有安装光盘),把诺基亚手机连接电脑,用手机套件将诺基亚手机中的通讯录导出至Outlook;接着在电脑中安装三星手机套件,把三星手机连接到电脑,在Outlook中选择导出通讯录,选中之前的数据文件,导出至三星手机中;最后将三星手机重启即可。
这种方法虽然用到电脑,但并未使用互联网,传输信息量大,符合保密要求,因此被商务人士视为经典方法。
【较省事的方法】用蓝牙传送
还在上大学的徐小姐对前述两种“笨拙”的方法惊讶不已。她说,她已经换过两次手机,每次换手机都会将新旧手机蓝牙打开,在旧手机中进入通讯录,选择通过蓝牙发送所有联系人到新手机中。记者了解到,用蓝牙或红外传输通讯录确实比较便捷,不过,只有部分手机支持这一传输方式。
另外,如果新旧手机的通讯录格式不一样,很可能会出现传输失败的情况。
【较时尚的方法】用第三方软件网上传输
京城某IT公司白领毛先生则认为,如今倒手机通讯录早已不是问题,因为有很多第三方软件和服务可以解决此问题。
据了解,中国移动很早就推出了“号簿管家”,用户只需每月交一点月服务费,就可将手机上的通讯录存储在“号簿管家”服务器上,用户可时常更新,在手机和服务器间同步自己的通讯录,换用新手机后,服务器中的通讯录就会下载到新手机中。各类手机用户均可使用该服务,可惜这个服务是收费的。
近几年来,QQ同步助手、91手机助手、豌豆荚、安豆苗、微软Exchange Sync、谷歌Gmail等第三方软件逐渐成为了许多人备份手机通讯录的好选择。在这些第三方软件中,有的需要在新旧手机中均安装该软件(例如豌豆荚,这就意味着新旧手机都得是智能手机),接着旧手机上网,将通讯录备份到自己在该软件企业的账号中,然后用新手机上网,将已备份的通讯录下载到新手机中;有的则需要自己先将旧手机资料备份到电脑中,例如Outlook或Windows联系人中,接着将资料从个人电脑备份到自己在第三方软件的账号(例如谷歌Gmail)中,最后,从Gmail将通讯录倒入自己的新手机中。
不过,这种方法最大的隐患是隐私问题,因为这些第三方软件企业会获得你的全部通讯录。另外,该方法同样也会遭遇通讯录的格式问题和项目设置问题,如果你旧手机中一个姓名下有多个号码的话,有可能“办公电话”会变成新手机中的“商务电话”,这还问题不大,但如果变成“传真号码”呢?据记者了解,这种情况还真有用户遇到过。(北京参考记者 邓华东)
相关链接
手机厂商不遵守推荐性标准
据记者了解,早在2008年3月,原信息产业部就公布了《移动终端外围接口数据交换》标准,其中规定,手机中数据在进行交换时要遵从UDX文件格式,至少要支持电话簿的自由转存;日志、短信、多媒体信息和邮件等数据则根据手机性能由厂家自行决定是否支持。
不过,该标准是推荐性的标准,并未强制厂家执行。北京西三环公主坟一家手机经销商表示,手机市场上仅有少数几家品牌采用了这种标准,而大多数主流手机厂商都没有采用。这可能是各大品牌“故意的”,因为,如果消费者可以很方便地将旧手机里的信息转移到新手机中,那么消费者选择其他品牌、型号的手机的可能性就更大。
注:本人新闻作品,原载于2012年3月20日参考消息·北京参考5版http://bjcankao.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44&id=1620。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