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动无线城市概念无法承载门户战略


 

迄今为止,三大运营商都在面向政府、公众和企业三个方面(无线城市/智慧城市等面向的三个用户群)布局了门户战略。中国移动把这个门户称为“无线城市”,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没有统一称谓,笼统称为“智慧城市”,暂且不提电信和联通(他们是跟随IBM的智慧地球提出的智慧城市或其他概念),移动互联网实验室认为中国移动推动的“无线城市”概念恐怕难以承载其门户战略。

中国移动无线城市门户战略思考解读.jpg

图例:中国移动无线城市门户战略思考解读

    移动互联网实验室情报组跟踪发现,中国移动在《2012年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无线城市研讨会学习总结》中对无线城市的概念认识,已经远远比2010年推出“无线城市”的时候要深入,具体体现在“无线城市”已经有了门户之说。

    笔者认为中国移动已经认识到无线城市如何承载内容的模式了。当福建和广东开始推出无线城市服务的时候,还仅仅停留在搞一个手机页面的概念,然后考虑到把各种各样的服务内容放到这个页面上来,但最终统计数据显示,这样的模式并不能吸引到主动客户,原因很简单,这不是互联网的运营模式。

    移动互联网实验室分析认为,由于中国电信长期涉足互联网领域,其中还有一些较为知名的互联网网站,例如21CN,因此积累了一些互联网运营的经验,对互联网有一定的直觉,能够认识到互联网的基本模式——门户聚集价值提供价值的模式,中国电信在2012年初发布的“智慧云海”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了三大门户的发展模式,这跟中国移动的无线城市研讨会中提出的一些问题相比,读者自然会感觉到双方对互联网运营经验的优劣不同。

表格:三大运营商在无线城市概念上的认识对比评价

 

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定义概念

无线城市要以城市管理和市民生活为导向,为政府、企业、市民提供简单可靠的信息消费模式和服务平台

认识以IBM的智慧城市概念为主,主要服务于政府事业单位,对企业的服务没有整合进来

认识以IBM的智慧城市为主,内容主要体现为物联网的行业应用,南北方对该概念的理解不完全一致

是否门户

手机门户

互联网及手机门户

手机门户

内容运营

主要运营中国移动的数据业务,还有一部分物联网业务

主要合作运营一些增值业务,目前还没有深入规划相关内容

主要是运营物联网相关的行业性应用

竞争评价

概念在逐步深入,但还未形成统一门户认识

在2012年“智慧云海”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提出了三大门户的思路

移动互联网实验室情报组还没有获得相关信息

    有行业内的朋友透露,中国移动在2011年的无线城市年虽然做了很多运营上的工作,但实际流量增长远远不能跟互联网网站的增长速度相比,例如广东移动的无线城市网站(WEB页面)的Alexa排名为117万名,可见运营无线城市的合作方并没有认识到互联网门户的运营规律。因此,笔者认为中国移动的无线城市在2011年没有达到流量经营的目标。

    现在进入了2012年,从《2012年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无线城市研讨会学习总结》中对无线城市概念内涵来看,还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不过,报告中已经提出了要充分采纳“互联网模式”,并且使用“免费模式”来推动无线城市的发展……这些内容在2011年初是不可以想象的。考虑到2012年中国移动经营业绩 KPI考核要求,如果无线城市不能给经营业绩带来收入,不知道会不会缺乏资源来落实?

    总结以上分析,笔者的主要认为中国移动无线城市概念存在比较大的缺陷,难以传达集团公司战略管理部门的门户战略意图,其中“无线”给人的感觉过于突出,没有体现全业务经营的思路,也没有体现互联网模式的重要性,在各省市公司落实相关策略的时候,千差万别是难免的,一切都依靠各省市公司分管无线城市办公室的老总如何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