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3——扭曲的“退一赔二”


多年以前,我公司对用户作出了“退一赔二”的质量服务承诺,即发现一条有质量缺陷的轮胎,予以赔偿两条正品轮胎。这项政策不但刺激了本企业产品的销售,使销售份额大大增加,而且对本企业的质量管理有相当的促进作用。在当时看来,真是一条英明的决策。
但现在,“退一赔二”却已经面目全非,成了企业不可承载之负。
听说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位农民甲拿了一条有问题的轮胎,找到了当地的经销商乙,经过一番辩论之后,乙对甲说:“给我出车费,我为你到企业退换。”最后,甲出了车费,也拿到了一条新胎,“满意”而去。当然,乙就更满意了,因为他也得到了一条新胎。
对于轮胎企业,“退一赔一”是大多数企业普遍采用的退赔政策,这条政策终端用户(即最终使用者)基本上都知道(用的东西出了问题,他们总会去讨个说法,企业的服务承诺也就清楚了)。经销商的利润不是从这方面而来,大多是对产品价格进行调整,以及企业根据销售额给予的优惠政策而来。企业对经销商的利润是清楚的,对他们获取利润的方法是允许的。经销商与企业的关系是站在一条阵线上、荣辱与共的关系。
自从我企业实行“退一赔二”以后,慢慢地、慢慢地经销商从中发现了可乘之机,在利益的驱动下,经销商不再有了与企业“荣辱与共”的思想,开始想方设法赚取客户和企业的钱。企业推行此项政策的初衷慢慢地也就被扭曲,直至出现了负面影响:某些经销商开始作假,开始欺骗客户与企业,开始勾结三包人员……
(两年前,当企业决定对某一问题不予退赔时,当时销售人员的所有反应是:势必会影响销售,导致销售额下降。但两年过去了,销售额并没有因此而下降,经调查用户对产品的满意程度并没有改变。或许,经销商将这一问题对用户根本就没列入质量问题。原来,企业的政策并没有落实到用户身上。“退一赔二”也落成了同样的结局。)

        本来,我们的政策是很好的,但因为我们的思虑不周、对细节问题的忽略或处理不当,结果却适得其反。真的是细节决定成败!

 

                                                                                                                                                           c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