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具备一定投资眼光,第二代QDII可谓巨大的“宝藏”。
前年A股几近全球最差,去年也是,今年过去三季度了,又是几近最差,投资人除了用账户僵尸化来消极抗议外,还有其他选择吗?QDII基金或许提供了一个解决之道。
QDII成为投资盲点
所谓QDII,通俗点说,就是投资者在国内买人民币基金,由基金统一兑换成外币后,进行全球投资。如果用近一年的业绩来看,QDII基金是相当抢眼,特别是发行的以美国市场为标的基金,涨幅均在20%左右。此外,2011年大放异彩的黄金QDII,今年的新兴市场QDII也有不俗的表现,在美国 QE3后,油气能源QDII又揭竿而起。
QDII基金中有宝贝,而投资者却不怎么买账。从QDII基金的规模来看,在2011三季度末,27支基金共935亿份,到今年二季度末59支基金份额共893亿份,总份额反而有所减少。要知道,同期业绩稳定的货币、债券型基金的规模分别上涨了200%和50%左右。由此可见,QDII的业绩与规模之间存在明显的错位,从一个侧面反映出QDII基金被忽视,正成为投资的盲点区域。这和QDII的发展历史或许有关。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7、2008年第一代出海的QDII基金,至三季度末大部分累计净值还是在面值以下。这个业绩与投资A股基金损失接近,与投资者分散风险的初衰相去甚远。因此,2010年以来,QDII基金的平均募集规模为7.23亿份,仅为2007、2008年的1/20,其中募集情况最好的华夏恒生ETF的发行份额也仅为那两年平均募集份额的1/4。
二代QDII的变化
事实上,第二代QDII与第一代有了质的不同。从投资标的上来看,第一代QDII基金有很强的同质性,其共有的特色是主投香港市场和中国概念股。但是,这种投资方式无法体现QDII基金的配置价值,无法起到分散中国经济周期风险的作用。一旦国内股市受挫,这类QDII基金一损俱损。根据好买的统计,第一代股票型QDII基金每季度投资香港资产占基金净值的比例,大部分平均在60%左右。第二代QDII基金的设计过程中,基金公司更多的把目光放在了投资标的多样化上。在近两年多的时间里,在QDII投资的菜单上,不仅有股票、债券、基金,还包含了农产品、石油、黄金、REITs等多种投资标的,为投资者进行大类资产配置提供了方便。
在投资的方式上,第二代QDII的被动投资增多,工具化特色更明显。指数化是比较流行的方式,不计两支港股ETF的联接基金,目前已有的指数型 QDII基金一共有14支,投资范围包括美国股市、金砖四国股市、农业、油气等。采用QDII-FOF(基金中的基金)模式是另一种成熟做法。目前 QDII-FOF型基金共有17支。这种模式借道基金,二次优选风险更小。目前,QDII-FOF基金的投资标的,多为ETF基金。采用这两种方式,很大程度上回避了国内基金管理人对海外市场研究能力不足的尴尬,降低了投资运作风险。
美国或是重点
第二代QDII基金投资区域广、投资标的差异性明显,可谓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只要投资者具备一定的投资眼光,在任何时间都可以挖掘到具有很好投资价值的QDII产品,切不可因噎废食。目前时点上,可以重点关注跟踪美股的QDII指数基金(如“大成标普500”)以及美国REITs房地产基金 (如“鹏华美国房地产”)。今年以来,美国经济复苏的趋势明显,楼市逐步企稳,前6个月美国新屋销售月平均为35.8万套,高于去年销售额的月平均值,7 月份房屋出售速度加快,可见楼市复苏势头良好。历史上,房地产通常都比其他产业领域复苏得更快,因此我们认为目前美国房地产或能带动美国经济走出低迷状态。此外,目前高端制造业正从中国和新兴市场逐步回归美国,美国政府也正在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来降低美国制造业的税收负担,促使那些公司把业务回流美国帮助美国经济复苏。
短期来看,由于美股在第三季度连续上涨,累积了较大的涨幅,进入第四季度后,市场可能会有回调。此外,美国将经历总统大选,以及面临其后的“财政悬崖”和国债上限到期问题都会给美股带来一定压力。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近期可能是配置美国股票资产QDII基金的较好时机。而从台湾的经验来看,投资者几乎50%的基金资产都是国际化的QDII配置,这对我们或许是个很好的借鉴。
第二代QDII值得期待
评论
1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