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2》看中国的粮食安全


  九年风调雨顺,中国粮食产量 实现了“九连增”,但中国现有的18.26亿亩耕地中有灌溉设施的实际上只有48%,也就是说我们一半是要靠天吃饭的,只有下雨才有收成。而老天爷是靠不住的,电影《1942》反映的就是真实的历史,那一年河南发生旱灾,赤地千里,饿殍成千上万。以史为鉴,我们的粮食安全问题,其实不仅要看“老天爷”的脸色,更要提防官老爷们的无情。

  11月29日,冯小刚导演的《一九四二》在众多影迷的期待中上映了。这部片子凝重地“温故”了1942年河南旱灾引发的人间悲剧。

  而同样在11月29日,中央农村工作小组副组长陈锡文表示,中国粮食产量跟不上需求增长,如果中国不进口农产品,全靠自己生产来保证农产品的供给,那么,将需要额外增加6亿亩播种面积,相当于目前播种面积的25%。

  11月3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8957万吨,比2011年增产3.2%。实现粮食产量“九连增”。

  那么,“九连增”,就能保证粮食安全了吗?人均1.35亩耕地、超过一半耕地靠天吃饭、国家储备粮粮云山雾罩、“死”都守不住的耕地红线,这些都在提醒着我们,其实我们的粮食安全真的很脆弱。

  电影《一九四二》灾情的爆发地河南,今年以另类的方式在提醒人们关注“粮食”。那就是在该省开展轰轰烈烈的“平坟运动”。据媒体报道,仅河南周口市就 “平迁200多万坟墓,复种耕地近3万亩”。全国民众的一片声讨声中,当地政府还是坚称“对还没有平、迁的坟头,坚决平、迁到位,不留死角”。

  我对河南的“平坟复耕”是极其反感的,不是因为“复耕”该不该,而是因为,我认为河南官员骨子里,根本不是为了考虑老百姓的口粮而“复耕”,而是为了增加名义上的“耕地”面积,用来置换出土地指标出售给地产商进行商业开发,从而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如果真是为了增加农业耕地面积,把城市周边因半拉子工业开发而撂荒的优质土地,以及农村因为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无人耕作而撂荒的土地,通过助农政策利用起来,恐怕远远不止“平坟”而获得的土地。这种为了“商业利益”而泯灭良知,大面积有组织地把人家祖宗从坟里刨出来的做法,恐怕历朝历代无出其右的了。

  耕地逐渐减少,以至于河南政府在“平坟复耕”,但根据官方数据,我国的粮食产量却在增加。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4年至今,中国的粮食生产实现了“九连增”。粮食年产量从2004年的9389亿斤到2012年的11791亿斤,增加了2401亿斤粮食。人口则从2004年的13亿人,增加到2011年的13.47亿人,增加了4737万人。按人均粮食产量计算,则从2004年的人均722斤增长到2012年875斤。国内粮食增产的同时,我国粮食进口也在增加。在2008年之前,我国是粮食净出口国,2004年净出口53万吨,2008年达到顶峰,净出口3665万吨。2009年形势发生逆转,由净出口转为净进口,2009年至2011年净进口量分别达到4894万吨、6420万吨和6102万吨。

  对于中国的经济数据,我常常会想起十多年前的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刘墉对江宁知府说的一句台词(大意)“如果你们年年修的河堤都是真的,那你们的河堤早都修到京城了,那还需要朝廷年年拨付河堤款。”一边是粮食产量“九连增”,一边是粮食进口不断扩大,这里面固然有消费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但地方官员的“制造数字”的能力,不能不让人心生疑惑。

  粮食生产靠天吃饭,战略储备和备荒储备(俗称“甲子粮”,相信大家都能理解这是什么意思)事关重大。我国在1990年建立了粮食专项储备制度,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国家粮食储备局。但我们的储备粮库里到底有多少粮食?在朱镕基时代,曾经发生朱总理到地方检查储备粮库,地方组织运粮车队先期赶到把粮食装入库里接受检查的“造假”现象。朱总理巡视一圈,每个粮仓都是堆得满满的。可朱总理不知道的是,他看到的每个储备粮库的粮食其实是同一批粮食,只是每次都赶在他的前面装进了库里而已。

  在2008年两会期间,“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反映个别地方粮库是空的,应秘密严查,查实国家粮库有无虚报。把这个本来只有少数人知道的虚假库存问题,曝光在全国人民面前。

  九年风调雨顺,中国粮食产量 实现了“九连增”,但中国现有的18.26亿亩耕地中有灌溉设施的实际上只有48%,也就是说我们一半是要靠天吃饭的,只有下雨才有收成。

  而老天爷是靠不住的,电影《1942》反映的就是真实的历史,那一年河南发生旱灾,赤地千里,饿殍成千上万。

  近来,有不少经济学家频频发言批评中国18亿亩“耕地红线”政策,认为中国应该腾出更多的土地来开发房地产、发展工商业 ,粮食问题可以依靠贸易来解决。我不知道,把自己的命脉拴到别人的裤腰带上,如果发生大面积的灾荒,观音土都不能吃,钱币能充饥吗?

  我记得历史书上说,明朝末年,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东南沿海其实挺富裕的。但是,崇祯一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西大旱。于是,陕西大地,树皮、草根、观音土,能吃的不能吃的都吃光了。再加上吏治腐败,勤政的崇祯皇帝拨了十万石粮食赈灾,从户部、州府官员到代发赈灾粮的乡绅,一路贪污后,到灾民手上的恐怕五千石都不到。于是出现了李自成、张献忠等一帮猛人,最终把崇祯皇帝送到了煤山上的那颗歪脖子树下。

  以史为鉴,我们的粮食安全问题,恐怕不仅要看“老天爷”的脸色,也要提防官老爷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