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将希腊主权信用级别下调至“垃圾级”,希腊的债务危机随即愈演愈烈,随后,葡萄牙、西班牙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也被标准普尔下调,意大利、爱尔兰这些负债率高的国家主权信用也岌岌可危……欧债危机之门被正式敲开了。
于是,有欧洲的好事之徒将葡萄牙(Portugal)、意大利(Italy)、爱尔兰(Ireland)、希腊(Greece)、西班牙(Spain)五国英文首字母接成一个词,正好是“PIGS”(群猪),这五个国家就被称作作“笨猪五国”、“群猪五国”或“欧猪五国”。
为什么说他们笨懒呢?因为他们胆子大、够浪漫、好享受,敢于寅吃卯粮、敢于借债,敢于提前消费,民众可以不需要勤奋工作、不捱苦、不懂精打细算、不承受竞争压力,就能够过上舒服的日子,享受让其他国家羡慕的“高福利”生活。他们借钱的本事大大超过了挣钱的本事,花钱的速度大大超过攒钱的速度,现在终于出现了危机。
正是由于多年来高福利和悠闲的生活状态,已经使得欧洲人普遍缺乏理财意识,因而在面对全球性的经济萧条时,他们始终是被动的。这种可以称得上懒惰的行为,致使欧债危机愈演愈烈,面临崩溃的边缘,而欧元区17个成员国的“联姻”或将也被拖垮。
欧猪是否回天乏术
自从1999年11个欧洲联盟国家加入欧元区以来,其联姻之路已经走过了13个春秋。这里面的悲欢情绪局中人自然是难以言表,然旁观者也居然能够做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此没有仁慈之心!
2011年末,希腊政府宣布有意举行公投,决定是否退出欧元区,令欧元区乃至全世界震惊不已,相关机构随即决定暂停向希腊提供第六批救援款。“欧债危机”瞬间成为了全球关注的暴风眼。
截止到今年三季度,欧债危机似乎迎来了曙光。三驾马车“输血”式援助以及欧央行的屡次承诺,基本稳定了欧元区高负债国的财政,欧元汇价有所回升,其崩溃危机也有所缓解,但这种救助谁能说就没有负面影响呢?而且欧元区近期得以喘息不可忽略的因素是美国财政悬崖久拖未决。欧元区应对危机任重道远,进一步恶化也不是没有可能。
再说那“笨猪五国”,自从加入欧元区以来,确实享受了不少的实惠。2001年-2007年,其国债与德国国债的息差一直保持在50个基点(0.5%) 以下,国民享受着收入高、干活少、福利好的舒适生活,尤其其退休金竟能达到人均年收入的10倍以上,令人咋舌。
然天下的午餐永远不会是免费的,美好生活面纱下,掩盖的是劳动成本不断上升、生产效率逐渐下降、以及私人和政府债务直线飞升。几年来,“笨猪五国”单位劳动成本增长比德国快1/4,私人部门负债率翻了近1倍。由此可见,他们想要恢复往日的乌托邦,无异于水中捞月,欧债危机亦堪称生死未卜。
希腊能因祸得福吗
说起欧债危机,希腊这个被冠名为罪魁祸首国家自然是不能落下的。虽然在欧元区大家族中,希腊只是个小妾,但她却更加善于利用蝴蝶效应,掀起阵阵狂风巨浪,令人措手不及。
作为欧债危机的“起火点”,希腊经济已经连续五年衰退,国内生产总值(GDP)累计削弱近30%,但其股市却经历了从“熊”冠全球到“雄”霸全球的跌宕起伏。2012年上半年,希腊股市强劲反弹逾70%,在欧洲斯托克50指数跌幅过半、600种银行股指数几近“腰斩”的情况下,全球股市涨幅的“状元”非希腊莫属,这种因祸得福的姿态让投资于中国A股市场的散户们羡煞了眼。
但是,希腊的经济真的就起来了吗?或许国民的生活生活状态才是最好的说明。据《纽约时报》的报道,自2009年以来,约有四分之一的希腊公司倒闭,50%的小企业无力发放工资,自杀率也上升了40%,25岁左右的年轻人将近一半正处于失业状态,更有3.8万人丢掉或放弃工作回乡种地。此外,人们还将钱从银行户头中取出,因为他们不再信任银行了,或者有的家里根本就没有了积蓄。
于是,希腊民众忍受不了这种长期的节衣缩食生活状态而奋起抵抗,希腊政府则斡旋于本国国民与欧央行决策层之间,至于是否退出欧元区还有待时间。对于这个正在危机中寻找可行性出路的国家来说,这些也许能看见一丝希望,但现实是更多的人并无应对之策。最终希腊会发生什么或者说能否因祸得福,恐怕还是要取决于全球经济的大环境,以及它身为“小妾”的造化。
英瑞可否置身事外
英国、瑞典和丹麦三国一直未决定加入欧元区,令众国耿耿于怀。但其实英瑞本身,一直免不了纠结。在欧债危机大肆侵入的情况下,他们还能置身事外么?
其实,欧债危机而不仅是欧元区自身的事情,而是关乎所有欧洲国家忧患的大事。前段时间,瑞典银行业及出口受到波便是例证。近期,瑞典银行业虽然有所恢复,资本、运行都良好,但其银行业始终依赖于市场融资,一旦欧债危机加剧,其系统将变得很脆弱。因此,广泛的欧洲危机不可能不影响瑞典,共同对抗危机也符合瑞典的利益。
对于英国这个老牌工业化大国而言,欧债危机的影响就显得更悲催了。因为,英国与欧元区很多国家都是高度互动和依赖的关系。例如,英国与欧元区内国家贸易比重约为50%,如果西班牙、意大利等国退出欧元区英国贸易将会减少7%,其银行业亏损则在950亿英镑左右。再如,英国在欧洲各国银行和主权债券的保险高达3800亿英镑,外加欧元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分别占英国GDP27%和20%的比重。这些因素加之衰退的国内经济,使得英国所承担的风险欧洲位居第一。
如此说来,这一连串惊人的经济数据是不能不引起英瑞国家的高度关注的。因此,一直游离于欧元区外的他们,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去应对欧债危机向本国蔓延,最终或许会因为现在的置身事外而陷国民的利益于不义。
德法如何当家
在欧元区17个成员的大家庭国中,德国和法国自然是最有话语权的老牌领袖国家,他们无时无刻不充当着一家之主的关键角色,但在当前的情况下,即使打肿脸充胖子,这当家的重担依然不好挑。
与“笨猪五国”相比,德国在国际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中似乎一枝独秀,也因此在带领各国走出危机方面被寄予了厚望,甚至出现了“德国兴,则欧元兴,欧盟兴”的说法。对于这种众望所归的期待,默克尔政府却很难一味地对外加以援手,内政与外交上的平衡点、救援行动中的新功都有待更多观察。
而法国也不是没有引火烧身的可能。甚至有评论称法国是欧债危机下一个定时炸弹,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性。但是比起德国人来,法国人的确更不具备竞争性,他们在大幅度丧失资金的时候,并未能采取相应的施救措施,即便是新总统也没有带来改变,因为他受到劳工联盟的支持,而劳工联盟认为紧缩的经济才是是对他们有利的。
同时,欧洲央行的救市措施,其实就相当于将德法等优质主权信用转移给了其他欧元区国家,相对强大的德法两国人民和政府自然是不会乐意的。而且这其中的政治阻力更是不可小觑,年内德法都表示过要放下对解决欧债危机的分歧,维持两国情谊,然而如果两国抱团不妥协呢,欧债危机就很难说了。
此外,2007年以来,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斯洛伐克、爱沙尼亚等几个欧洲国家加入了欧元区的联姻大家庭。他们后来者居上,但也不是省油的灯,很可能是其中的备选小妾。例如,小岛国塞浦路斯前段时间遭遇国际评级机构惠誉的降级,但市场却并无特别的反应,因为鉴于市场人士对此早已有心理预期,各方都承认,塞浦路斯的经济规模有限,其信贷评级状况对于欧元区整体形势不会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在此不得不指出,塞浦路斯与欧元区的老大难国家希腊在经济上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俗话说,蝼蚁之穴溃之千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国同样也有搅浑大海的本领。
因此,作为当家人的德法两国,在处理本国事宜的同时,也是不能忽视新成员的反映的。如何当家,带领各成员国解决好欧债危机,将会是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德法两国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结语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欧债危机说到底就是支不敷出、没钱花就借钱、借钱多了就还不了、还不了就拖累相关国家一起当冤大头。如果在2007年希腊危机中,欧盟果断采取措施,或许就不会有后面更大范围的危机了。
究其本质,欧元区很难达成一个共同体,才是问题的根本症结。各国都希望既保持财政等方面的优先独立权,又能创出更大的强势经济体和统一体,但就没有想过要放弃一些本身所珍爱的东西,就如同婚姻,这样的做法不是长久的。
虽然,“笨猪五国”在这里面犯了懒,引发了这场危机,也使得欧元区面临被拖垮的危险,但在一个家庭中,谁没有犯错的时候呢?此时怎么办?应该在努力纠正他们的错误的时候,真正团结在一起,共同探讨对策,如此危机才可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