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武汉光博会


2012年的武汉光博会

      2012年11月4日上午,参加光博会,欣喜地看到武汉在光电子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次光博会上,还看到了来自俄罗斯、法国、韩国、中国台湾等地的参展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来自俄罗斯的参展商居然达到十多家。美中不足的是,俄罗斯参展商的布展很少有中文宣传品,而中国人懂得俄语的却很少,在跟俄罗斯参展商用英语交流的时候,明显地感觉到双方在交流上的局限性。
       根据媒体披露的信息,自2002年创办至今,光博会共吸引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家知名企业参展,其中超过七成的参展企业在武汉实现投资,累计签约金额达638亿元。
       在新的内外部经济形势下,东湖高新区于2012年10月30日适时出台“一揽子”新政,力促“光谷”的二次腾飞:未来三年,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除了发展光通信、激光等传统“强项”外,还将重点培育地球空间信息、物联网、云计算等多个新兴领域。计划从2013年起每年出资20亿元,5年累计出资100亿元支持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争取培育出1~2家年销售收入过五百亿元的行业龙头企业,及5~6家过百亿元的“小巨人”企业。力争到2015年,使得“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总收入突破5000亿元。
       2011年,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总收入达1450亿元,2012年将突破2000亿元。若要实现上述5000亿元收入目标,意味着其必须保持超过36%的年均增速。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梓森对此称,目前,中国在光电子信息技术与产业领域和国外差距不大,在光纤领域创造了3个“世界第一”,即“用量世界第一”、“产量世界第一”和“销量世界第一”,预计这个势头可保持到2020年。武汉东湖高新区作为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其光纤光缆、光器件、激光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是未来10年确保中国在光纤领域“世界第一”地位的最主要力量。
      武汉建设光谷是一个创举,她利用武汉自身的科研优势,只用了12年时间,就让光谷进入全国57个国家级开发区的第一方阵,这一进步是巨大的。之后,中国光谷又因自身的巨大优势获得国家诸多先行先试授权。如果说深圳改革是“小试”,上海改革是“中试”,那么,武汉改革则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武汉承担的是大任,是大挑战、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