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发展


  在发展问题上,传统经济学主流是增长的发展观,认为对经济发展的度量可以使用经济增长的指标(如人均GDP)来直接加以测度,而无须考虑其他的经济变量,只要人均收人增加,经济学家则认为该社会实现了发展,经济发展就可以顺其自然的解决大量社会问题。但人均GDP等指标实际上只是对人们所具有的福利手段的一种衡量,它并不能说明相关的个人持续地从这些手段中能获得什么。有时,生活水平甚至与平均物质财富之间存在反常的关系。如与犯罪和暴力盛行有关的一些变量。另外,人均GDP等指标也回避了收人分配问题,人均CDP扩张的同时,一国的分配状况却可能更加不平等,甚至最贫困阶层的实际收入反而绝对下降,造成严重的社会分配不公。比如我国现在的通胀现象和贫富悬殊。以人均收人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标准存在着局限性,发展的定义不应忽视影响生活水平的许多其它变量。从“人是目的”的价值出发,对发展的分析应以个人自由为基本要素,应特别关注人们的可行能力以及他们有理由珍视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