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有如一把钢锤,传统模式有如维护一切风景的玻璃,当企业者拿起这把钢锤咂向玻璃的时候,可能会产生几种不同的结果。用力过小,玻璃丝纹未动,用力过猛如果玻璃未碎还会反弹。只要用力得当,也许才会有另一番风景。传统模式下的中国员工都已习惯了一种自上而下的商业管理模式,但是很多企业不甘寂寞,为企业的更好的发展,总是寻求一种更好的模式,但是很多企业开始了一种打破性传统模式的自下而上的创新模式(底层创新模式),这种自上而下的创新模式是否会被时代买单确实人们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当然自下而上的例子很多,效果也有待思考。Google的一大革命是建立了一个自下而上的“创新工厂”让人们是大开了眼界,当工程师把所有总监级别的工程师赶出了会场。然后,这个在Google内部以擅长20%创新著称的人说,“跟我一样,你们有同样的权利,20%的创新就是把他们赶走,然后你们多做点20%的创新吧。”这个戏剧化的表演开始后,谷歌在中国开始走上了自下而上的创新商业模式,但这种模式下让谷歌产出了如谷歌新闻(Google News)和谷歌电邮(Gmail)等服务,但仅此而已。谷歌作为整体似乎并未因此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创立14年以来,它至今唯一的稳定收入来源和设立当初并无不同,仍然是广告。
全球大企业如3M多年来采用此商业模式成绩不菲,如推出它风靡全球的即时贴(Post-It)等。谷歌着名的20%自由时间原则也基于同样的考量,即允许所有员工,包括前台接待人员利用工作时间的1/5来尝试他们任何新的想法。亚马逊也在实施这种被称为two-pizza team(每小组有5-7人,午餐只需两个比萨饼)的员工自发创新。这种模式虽然产生了不少渐进式创新,但在挖掘尚未完全形成但有巨大潜力的用户新需求时则显得有点力不从心,而一般而言,针对于这种需求而产生的创新才能够让一个企业具有真正的竞争力。
当然也不乏一些真正成功的例子,宝洁(P&G)公司和壳牌石油的员工创意项目,丰田在一年内竟实施了员工提出的9万条创新想法。,保洁和惠而浦(Whirlpool)等都善于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模式以取得营销策划的广泛成功。都向我们证明了自下而上的创新模式同样是可行的,成功的例子让我们总结出一下几点:
1.建立一个相应的创新文化,一种真正让所有员工参与的,不求速效,不浮躁,沉稳而成熟的创新文化。如丰田在一年内竟实施了员工提出的9万条创新想法。它就具有这种沉稳坚忍的创新文化,即以每天为单位来持久不断地改善现有的产品性能及生产的方法。
2.要提供完善的平台和管理机制,而非只是照搬3M或谷歌的15%或20%的自由工作时间。这套管理机制要明确如何激励并方便员工参与,如何选择评估这些创意并做出正确选择,如何低成本地测试被选项目,当创意被拒绝时,如何应对员工情绪不至于让他们丧失动力,如何奖励员工等。最关键的是,如何让这些创新项目运作由财务指标进行严格监管(这是3M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另外,如何要上层的参与,指导并管理这些创意的努力方向,以保证这些想法不至于太随机而毫无用处。
3.要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两种创新商业模式合理整合。两种模式各有优劣,它们不是替代而是互补关系。自上而下的创新投入大,影响力强,适于在产业和市场动荡变化期间大力投入,以求影响市场发展的进程。而自下而上的创新在生成多元化的创意时具有优势,而且它更适用于进行渐进式的服务,管理和流程创新等。
4.要有耐心并准备投入相当规模的资源和精力,而且还要有充分的耐心。
营销咨询:www.qiaoyunb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