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德国殖民历史之中国篇(1897-1914)封面
原 编 著 汉斯-马丁·辛茨 克里斯托弗·林德
翻 译 贡杜拉·亨克尔 景岱灵
本书为部分德国的中国历史研究专家所撰论文集,以曾在德国举办的一个有关青岛历史的专题展览入手,以外国人的视角审视了1897-1914年德国占领青岛的历史,以及产生的相关影响。本书作者汉斯-马丁·辛茨,克里斯托弗·林德,译者贡杜拉·亨克尔,景岱灵。原书为直译,经本人反复多达近十遍意译订正后最终付梓。
本书为部分德国的中国历史研究专家所撰论文集,以曾在德国举办的一个有关青岛历史的专题展览入手,以外国人的视角审视了1897-1914年德国占领青岛的历史,以及产生的相关影响。本书作者汉斯-马丁·辛茨,克里斯托弗·林德,译者贡杜拉·亨克尔,景岱灵。原书为直译,经本人反复多达近十遍意译订正后最终付梓。
责任编辑 刘 咏
特约编辑 周晓方
出版日期 2011年5月第一版 2011年5月第一次印刷
目 录
展览前言(克里斯托弗·斯托尔泽尔,Christoph Stoelzl)
来自青岛的问候(阎立津,Yan Lijin)
漫谈中国-德国历史(赫尔伯特·弗兰克,Herbert Franke)
综述展览中的各个主题(汉斯-马丁·辛茨,Hans-Matin Hinz)
商人,领事,船长:德国在中国的早期的经济利益(伯恩特·艾伯斯泰因,Bernd Eberstein)
19世纪的山东省(英格·南特维希,Ingo Nentwig )
为上帝和祖国——基督教传教活动(埃灵·封·门德,Erling von Mende)
费迪南德·封·李希霍芬——对一个古老国家的新见解(罗塔尔·佐格纳尔,Lothar Zoegner)
普鲁士和皇家海军在东亚水域:在东亚的军事利益(米歇尔·萨雷夫斯基,Michael Salewski)
殖民城市青岛的建设:土地制度、城市规划和开发(托斯頓·华纳,Torsten Warner)
家乡的田园风光和殖民统治的要求:在青岛的建筑艺术(克里斯托弗·林德,Christoph Lind)
在保护区的日常生活:平民和军人,中国人和德国人(威廉·马查特,马维立,Wilhehn Matzat)
青岛——德国文化在中国的一个中心(克劳斯·米尔翰,余凯思,Klaus Muchlhahn)
和家乡的联系:在胶州地区的德国邮政(约阿希姆·昆德勒,Joahim Kundler)
为青岛发行的德国货币(米歇尔·昆泽尔,Michael Kunzel)
在德国法律保护下生活的中国人:保护区的司法(伯恩特·列奥波德)
德国在后方的桥头堡:通过基础设施对山东省的渗透(克劳斯·米尔翰)
第一批关于青岛的照片记录:贝莫博士和他的照片(托马斯·哈恩)
反抗外国野蛮人:“拳民”和关于他们的神话(依沃·阿美隆)
叩头和礼物:醇亲王在德国的赎罪使命(赫尔伯特·布茨)
一个千年体制的崩溃:中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努力以及帝国的沉没(夏白格,Xia Baige)
偏见和错觉:欧洲关于中国人的印象和中国关于外国人的印象(吴素乐)
从“年轻的德属中国”到“谅解的圣地”:青岛在德国文学中的反映(刘伟坚)
战俘合唱团:青岛的保卫者在日本战俘营(格哈德·克雷布斯,Gerhard Krebs)
在中国的一出短暂客演:关于对德国在山东省那段殖民史的矛盾情感(景德祥,Jing Dexiang)
殖民统治和帝国主义(沃尔夫冈·莫姆森,Wolfgang J. Mormusen)
附录
作者介绍
大事年表
图片出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