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管理人员的行动指南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所谓一线管理人员是指地区或区域经理、店铺经理、现场或工厂经理以及一线主管领导等人员。每一家公司都有一线管理人员,对于那些拥有分布式网络、办公地点和员工比较分散的行业来说,一线管理人员的作用尤其重要。在全球经济中占据了半壁江山还要多。
谭小芳(官网:www.tanxiaofang.com)老师表示,一线管理人员所负责的那部分工作通常决定了客户体验的好坏。然而,在大多数时间里,一线管理人员就像是企业运作系统上的一些毫不起眼的小齿轮,进行决策时,灵活性有限,也没有多少创新空间。在大多数企业中,一线管理人员的工作仅仅是管理有限的几名直接下属,通常充当组织协调角色,将来自上层的信息传达给员工。
一线管理人员盯着具体事务,执行各项计划和政策,报告运营结果,如果出现问题或麻烦则迅速上报。换言之,一线管理人员的工作是传达决策,而不是制定决策,是确保政策得到遵守,而不是运用判断或酌情决定权,当然更不是制定政策,是监督改进措施的实施,而不是贡献想法,一线管理人员甚至不是改进措施的实施者,改进措施是由工人来实施的。
谭小芳老师(预定一线管理人员行动指南培训,请联系13938256450)认为,这种运作机制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率、灵活性和盈利能力。但是,情况还是有可能改变的。在那些成功放权给一线管理人员的公司中,由此带来的灵活性和生产率产生了强劲的财务回报。其中的关键在于,调整一线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使其有时间、有能力解决所负责的店铺、工厂或矿井的特殊情况,预见到问题并在问题发生之前,予以消除,以及鼓励员工寻求机会,进行自我改进。在经济不景气时期,提高员工的生产率比平时更加重要
为释放团队的各种能力,任何一级的管理人员都必须在以下两项工作上花费大量时间:一是帮助团队了解公司的发展方向以及这一发展方向对团队成员的意义,二是在绩效方面对团队进行指导。在目前的一线管理中,这两项工作都做得很少。在这段时间里,管理人员常常不是真正在辅导一线员工。
无论是企业还是其一线管理人员,通常都没有更高的期望。这些弊端源于工业革命初期,那时候,制造工作被细分成一个个高度专业化、重复且易于监督的任务,从而实现效能和效率的最大化。员工没有必要了解参与的整项工作的每个方面。
因此,主管通常是擅长这项工作的人的作用是执行细化的标准和政策,实际上是充当员工和政策制定者之间的组织协调人。许多制造企业现在仍然采取这种做法,因为这种做法至少在短期内能够实现一线生产的高质量。许多服务行业也青睐这种做法,以做到为所有地点的所有顾客带来一致的体验。关注执行固然很重要,但如果只注重执行,长期来说,却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转变一线管理人员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也许是最困难的部分。许多人看到自己能够取得的成就受到限制,也有一些人意识到重新调整自己角色的必要性,但却害怕变革。有时候,在让一线管理人员开展辅导工作之前,企业必须先解决这些管理人员的一些不利的思维方式,如认为员工不会学习、对顾客态度消极或对一线管理人员能够影响绩效的能力缺乏信心等等,从而帮助一线管理人员了解变革的必要性和好处。
如果企业成功地重新界定一线管理人员的工作,则能显著提升绩效。其中的关键在于,帮助一线管理人员成为真正的领导者,让他们有时间、有能力、有意愿去帮助员工了解公司的发展方向以及这一发展方向对员工的意义,并对员工进行个别辅导。这些管理者应该有足够的时间考虑未来、发现和解决长期问题,并为潜在的新需求做好计划。
一线管理人员盯着具体事务,执行各项计划和政策,报告运营结果,如果出现问题或麻烦则迅速上报。换言之,一线管理人员的工作是传达决策,而不是制定决策,是确保政策得到遵守,而不是运用判断或酌情决定权,当然更不是制定政策,是监督改进措施的实施,而不是贡献想法,一线管理人员甚至不是改进措施的实施者,改进措施是由工人来实施的。
这种运作机制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率、灵活性和盈利能力。但是,情况还是有可能改变的。在那些成功放权给一线管理人员的公司中,由此带来的灵活性和生产率产生了强劲的财务回报。其中的关键在于,调整一线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使其有时间、有能力解决所负责的店铺、工厂或矿井的特殊情况,预见到问题并在问题发生之前,予以消除,以及鼓励员工寻求机会,进行自我改进。在经济不景气时期,提高员工的生产率比平时更加重要。
为释放团队的各种能力,任何一级的管理人员都必须在以下两项工作上花费大量时间:一是帮助团队了解公司的发展方向以及这一发展方向对团队成员的意义,二是在绩效方面对团队进行指导。在目前的一线管理中,这两项工作都做得很少。在这段时间里,管理人员常常不是真正在辅导一线员工。
事实上,一线经理在企业中处于一个较特殊的位置。一方面他是公司制度的执行者,必须维护公司的利益;另一方面他又是一线员工的代表,必须代表一线员工的利益,这两种职能有时会发生冲突。因此,为了使企业的规章制度能够顺利执行,同时又不挫伤基层员工的积极性,强调一线经理的执行力是很重要的。
这种执行力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公司的政策、制度必须通过一线经理向下执行;其次,一线经理也是一线员工反映心声的通道。一线经理必须意识到其主要责任是对人和管理,而不是直接针对每天的技术性工作。
因为在企业中,多数的一线经理都是从基层提拔起来的。有时是基于对角色转换的忽略,有时是基于对个人兴趣与专长的固守,很多一线经理在担任管理职的时候往往会有“事必躬亲”的倾向,特别是对那些他们曾经工作过的和特别擅长的领域。
要改变这种做法,一线经理们首先必须转变“如果要把工作做好,必须亲自动手”的观念。在调任管理职前必须接受相应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新岗位的职责和主要工作内容,对部门内其他员工的工作也需要相应的了解,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员工汇报时被糊弄。因为对人的管理与对技术的管理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有必要接受管理知识和管理技巧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