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领导:用人之长,容人之短!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在21世纪,当社会变革、国际交流、信息技术、个性发展等诸多挑战与机遇降临到社会分工的每一位参与者面前时,无论我们是否身处领导者的职位,都应该或多或少地具备某些领导力。没错,21世纪的领导力不仅仅是领导的方法和技能,也不仅仅适用于领导者,它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或实践的一种优雅而精妙的艺术。
领袖并非天生,而领导力是可以培养的。没有人天生就是伟大的领导者——成功的企业家也都是通过学习,经年累月的经验累积才发展出领导者的永恒特质。你无需具备世界级领导人的性格或机会,但你可以从他们的先见之明中悟出新的契机,从他们的成功经验的学习中实现理想的谋略与勇气,效法他们成就非凡的领导特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员的流动呈现惊人景象。现代企业中,招工难、用工难等问题越来越显著,如果没有一套成熟的留人机制,别说与同行业或其他行业竞争了,企业本身的生存都是一大难题。企业经营的核心就是经营人才,只有拥有人才,才能有发展,出效益,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管理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不断深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体系越来越庞杂,案例越来越充实。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人力资源管理材料中抓住重点、把握核心、掌握精髓?领导该如何留住员工呢?著名领导力培训专家谭小芳(官网www.tanxiaofang.com)老师总结出以下两点:
1、用人
和与制同心同德,皆大欢喜;离心离德,一事无成。干部之间毫无芥蒂,亲如兄弟姐妹,这种机会不多,领导者大可不必为干部之间有矛盾伤脑筋,这是正常现象。干部之间亲密无间,拧成一股绳,加强了力量,有利于工作,但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好事,要当心另一种倾向,"查一个,烂一窝",集体作弊把领导蒙在鼓里。干部之间勾心斗角,矛盾重重,争名夺功,内耗丛生,当然做不好工作,但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坏事。一个驾驭能力强的领导者会允许骨干分子在目标一致的基础上闹闹意见有点分歧。在闹意见的过程中,为了自己的意见让领导者理解和肯定,必定说明情况分析利弊,领导者就掌握了实际情况;在闹意见的过程中,为了争得老总的重视和赏识,就会竭尽心力地在工作中表现自己,向着集团预期的整体目标努力,"制"的结果是实现了"和"。相反,主要干部之间一个太强一个太弱也未必就妙。强者为表现自己就会"飞象过河",弱者因怕惹麻烦就会逢迎附和,没有制衡就得不到和谐。和与制的矛盾处理是一个高难度技巧,出发点应当是"诚"和"正",归宿应当是激励进取心,当然对领导者个人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应当谨慎用之。
恩与威现代管理讲求人格平等,恩与威的运用仍是管理法则中维系人心的主要手段之一。关怀是恩,监督是威。恩是人情味,威是约束力。只施恩不发威,长其骄气,养其弊病;只发威不施恩,挫其锐气,降其热情。如何施恩,怎样发威,是个很难把握的矛盾。要当慈母,关怀爱护无微不至;还要当严父,不纵容不庇护。要充分信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且用且疑,心术不正"──敢于压担子交任务;要加强监督,防微杜渐,不高估能力,不低估错误。做了工作要充分肯定,给够面子;犯了错误要认真批评,点明不足。要大胆撑腰,让干部心中有主心骨;要见微知著,不轻易原谅他的错误。"当面教子,背后教妻"(俗语)。"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曾国藩语)。既要让学生觉得你可亲可信,还要让学生觉得你可敬可畏。恩威并施,有利于开展工作,有利于塑造人才,有利于培养感情,千万不能犯一种错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能否真正的留住人才,并不完全依赖感情的深浅和待遇的厚薄,人才的去留和人心向背、环境优劣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际关系的融洽程度和干事创业环境的好坏。领导干部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构建和谐企业,形成工作上相互支持、人格上相互尊重、生活上相互照顾、情感上相互关心的人际环境,让人才对同事满怀依恋,对领导满怀依赖,对环境难以割舍,这是环境留人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不掩才、不轻才、不误才,把人才放到最有可能发挥优势和作用的位置上,舍得花钱培养--为人才进修培训提供方便,敢于放手使用--为人才干事创业搭建平台,让其自觉挖掘自身的才质潜能,不断拓宽做事的空间,充分给予社会的认可,让人才有成就感,做到事业留人。
2、宽容
作为一名领导者,就要有领导的风范,领导者的修养。宽大为怀才配得起上级,与下属一样,以德报德、以怨报怨,以牙还牙,就不是领导的风度,就是缺少领导者的胸怀。一个领导者要有博大的胸怀、雍容的气度,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包括逆耳之言,容得下各种各样的人,搞“五湖四海”。用古代的语言说,就是要能够容众纳谏。
怎样当好领导者?中国有句古语:“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宰相肚里能撑船”,有多大的胸怀就能办多大的事。因此每个领导者要胸怀宽广,立足公司,放眼未来。著名领导力专家谭小芳老师指出:卓越领导者,要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不会失去什么,相反会真正得到,得到的不只是一个人,更会是得到人的心。
有关实验表明,宽容有利于身心健康,消除仇恨、发怒等不良情绪。专家先让接受实验者用宽容的心态去回忆曾经一个受伤害的场面,然后再用非宽容的心态去回忆同样的场景。结果表明,接受实验者在非宽容期的平均心率从每4秒1.75次增加到每4秒2.6次,血压也随之升高了。此外,美国斯坦福大学曾经做过《斯坦福宽容计划》,通过实验发现,所有参加计划的人中,有70%的人受伤害感明显降低,20.3%的人表示因怨恨带来的身体不适症也有所减轻。
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即是对自已善待。宽容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艺术,是看透了社会人生以后所获得的那份从容、自信和超然。但似乎只有卓越领导者才具备这样的智慧。
谭小芳老师认为,仇恨与敌意如同一面不断增长的墙,而宽容与善良则恰似不断拓宽的路。宽容不仅是高尚者所具备的修养,更是一种处世的原则。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还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宽容别人就是在宽容我们自己,我们在宽容别人的同时,也为自己营造了和谐的氛围,为心灵留下一点舒缓的空间,这便是宽容定律!要想成为卓越领导我们就要用宽容之心去用人、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