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充电 只需一键


  用你的手指简单碰一下,就足以给便携式装置充电,这要感谢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 University)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的一项新发现。

  关键的一步是开发自我供电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第一次表征了这种性能,压电薄膜(piezoelectric thin films)可以把机械压力转化为电能。这一创新成果发表在6月21日一期的领先材料科学杂志《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

  首位合著者马杜•巴斯卡兰(Madhu Bhaskaran)博士说,这项研究结合了有电势的压电材料,可以把压力转换成电能,也结合了基础微芯片制造,也就是薄膜技术。他说:“压电功率集成到跑鞋中,给手机充电,给笔记本电脑充电只需打字就行,甚至可用来把血压转换成电能,用于心脏起搏器,这本质上是创建一个永恒电池,”她说。

  “从概念上看,能量采集可利用压电纳米材料,这已被证实,但是,要实现这些结构,却是复杂的,而且它们不太适合大规模生产。” 她说。

  “我们的研究集中于薄膜涂层,因为我们相信,它们具有唯一的实际可能性,可以把压电材料融入现有的电子技术。”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资助了这项研究,评估了纳米级压电薄膜的发电能力,第一次精确测量了电压和电流的水平,以及可生成的功率水平。

  巴斯卡兰博士与沙拉斯•斯里拉姆(Sharath Sriram)博士共同撰写了这项研究,他们都在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的微平台研究小组(Microplatforms Research Group),领导是安南•米切尔(Arnan Mitchell)教授。这两人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西蒙•卢菲尔(Simon Ruffell)博士合作研究。“因为目的是替代能源解决方案,我们就需要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来驱动微芯片,微芯片是基础材料,可用于日常技术,如智能手机或更快的计算机,”巴斯卡兰博士说。 “下一个关键的挑战将是放大压电材料产生的电能,把他们集成到低成本、紧凑的结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