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启动“富民产业”为民生建设增添“持续动力”
李华新
为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盘活新疆特色资源,自2012年起,新疆将实施“富民产业”综合措施,在“十二五”期间建成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民生建设增添“持续动力”。(天山网2012年01月29日)
新疆能够把重点放在富民产业上来进行发展,这个思路应该是一种创新之举。“富民产业”主要指投资少、见效快、资源消耗和污染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具有地域文化、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业,新疆将以增加内生动力和解决就业为落脚点,大力发展纺织和食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民族传统手工业及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打造区域特色产业和品牌。
2012年新疆的富民产业将会出现新的变化出现新的气象,据了解新疆将划拨2000万元用于“富民产业”的启动,并选择一批乡镇、龙头企业和园区,建立8-10个富民产业示范基地,制定基地评审标准和整体规划,还将鼓励国内企业参与新疆富民产业投资,举办推介会,并对采用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生产工艺技术的企业给予补贴或奖励。
新疆水土光热条件优良,也是多民族、多文化汇聚之地,针对这些特点,“富民产业”主要包括纺织业、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业,玉雕、手工地毯、刺绣、丝巾等民特产品加工业等。
此外有一个新的特点在新疆也呈现出来,那就是“新疆对于那些对口支援的省市区的企业和机构,也是在接受对口支援的同时,注意利用19个援疆省市、国内外机构及企业的积极作用,从而建立起富民产业基地的公共服务平台,如职业培训、设计研发、电子商务、技术标准等。而且富民产业还与民生工业相结合。并且成为新疆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至“十二五”末,新疆将通过“富民产业”解决城镇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50万人,建设3-5个拥有较完整产业链的“富民产业”集群或园区,2015年产值达到百亿元,建设面向中亚地区出口的加工产业基地。2015年出口额达到10亿美元以上,还将在南疆三地州及边远贫困地区建立10个培训和实训基地,完成专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此外,还会在乌鲁木齐、阿勒泰、伊犁、喀什等重点旅游城市和地区建设一批集加工、销售及展览展示为一体的特色旅游产品服务平台。
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富民产业和地区的GDP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这其实也是一个挺微妙的关系,而且是对于这些的之间如何权衡和平衡,也是需要引起注意的,因为如何富民何 体现经济数字增长之间,会有不同的解读方式,而更需要人们引起注重的民生改善,是要通过富民产业来提高百姓的收入,使得真正富民。让富民产业真正能够富民。“富民产业”为民生建设增添“持续动力”,并且一直持续下去,才是符合了百姓的期盼!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