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马“纳米轭”从内部攻打乳腺癌


  美国洛杉矶希达-西奈(Cedars-Sinai)医学院马克辛·多尼兹神经外科研究所(Maxine Dunitz Neurosurgical Institute)的科学家们研发了一种对抗乳腺癌细胞内部机制的纳米药物疗法。他们将这种新兴药物成为“纳米生物合成轭”(nanobiopolymeric conjugate),或者直接成为“纳米轭”(nanoconjugate)。研究表明,这种使用药物组合的高度定向治疗方式,比标准治疗更为有效。

  不同于其他癌症靶向药物的由外至内的进攻方向,这种治疗是一种药物组合,以化学键结合在一种“运输机制”上。药物可绕过健康细胞,聚集在肿瘤细胞里,由内而外摧毁促肿瘤细胞分裂生长的分子靶向。

  这种“纳米轭”是分子药物界的革命,它被设计为打入细胞内部并改变靶向目标。“纳米轭”以单一化学单位呈现,用化学键绑定在运输机制上,化学键不仅可预防化合物的损坏,也防止在血液或组织内传递时分离。通过精心设计的生化机制,药物会被导向肿瘤细胞,渗透过血管壁及肿瘤细胞,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释放抗癌药物,给予肿瘤细胞致命的打击。

  该研究以HER2阳性乳腺癌为靶向目标,这种乳腺癌是由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上产生突变,从而产生大量的蛋白促进癌细胞的生长。HER2阳性乳腺癌比起其他种类的乳腺癌更为棘手,且鲜有应对治疗。

  赫赛汀(Trastuzumab)是一种常用的抗癌抗菌素,但在有益的同时也会带来副作用。它是HER2抗原的抗体,这意味着它会自动在癌细胞中搜寻HER2蛋白。但它的疗效局限于66%-88%左右,治疗后一年内人体会产生抗性。赫赛汀还会损害到其他健康器官。

  而这种新药具有多种分子组成,每一种组成都发挥着不同的功效。赫赛汀是关键成分之一,负责针对HER2蛋白,其他分子则负责摧毁其遗传机制,以免产生新的蛋白,另有一种分子负责打开肿瘤血管,将药物传递到癌细胞内释放。研究学者们对植入人类乳腺癌细胞的老鼠注射这种组合型药物,药物聚集在癌细胞内发挥效用,明显减少肿瘤的生长。

  研究的高级作者Julia Y. Ljubimova博士介绍说,这种“纳米轭”安全无毒副作用,降解后就是二氧化碳和水,可用于治疗一系列疾病。并且这种药是非免疫性的,不会刺激免疫系统引发各类过敏症状。另外,之前该药物疗法也用于对抗恶性脑瘤,研究证实同样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