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3日,长江电力发布公告,终于要实施地下电站收购事宜了。我在《长江电力收购三峡地下电站,上网电价需要0.69元才能够本》(http://www.chinavalue.net/Blog/770293.aspx)一文中,原来咬咬牙,往狠里设想,认为撑死收购价也就是115亿元。谁知115亿元仅是预估交易价格区间的下限,预估价格区间在115至130亿元之间。如果按中间价格来计算,可能就是123亿元。长江来水逐年减少,拿今年来说,到目前为至,汛期已经过去大半,几乎还没有到弃水时候,其实,三峡电站利用其巨大的库容,再加上其他不断投产的水库联合调度,调度方案经过优化后,完全可能减少甚至做到不弃水,三峡电站没有了弃水,地下电站也没有了用武之地,今后一年能用几天,不用问大家心里也会有数的。123亿元的收购价格,这123亿元资金,如果按五年期银行基准利率7.05%计算的话,利息也需要8.67亿元,如果按长江电力2010年净利润比主营收入的37.59%计算,三峡地下电站要赚得回来8.67亿元的银行利息,售电收入起码要23.06亿元,即便按前几年来水量较大的时候地下电站预估发电量是30亿千瓦时计算,其每千瓦时的上网电价需要达到0.77元才能保证此笔收购的收益仅能跟得上银行利息,这还不算银行利率上涨。但是万事皆有可能,为了能保证地下电站的顺利收购,地下电站的上网电价能够超过0.77元每千瓦也未可知,不是光伏发电的标杆上网电价都在1元么,不过这也只能是私下里想想罢了。
这样的收购方案和收购价格能否得到广大股东的认可呢,我认为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三峡集团也应该会料到是个什么样的结果,因此才会在23日的公告中强调 “鉴于三峡地下电站收购是公司 2009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的组成部分,为继续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履行收购地下电站的承诺,公司将按照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相关安排,在地下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前,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实施地下电站收购事宜。”因而在临时股东大会上不对收购方案进行表决,而只是称“由于公司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全权办理重大资产重组事宜的有效期已届满,现提请公司股东大会批准继续授权董事会全权办理地下电站收购事宜”。这样一来,把应该审议的收购方案变成授权董事会全权办理地下电站收购事宜。他们的逻辑应该是这样的:因为三峡地下电站收购是长江电力 2009 年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的组成部分,所以必须要收购地下电站,所以必须要授权董事会全权办理收购事宜,而授权董事会全权办理以后,股东们就无权再对收购方案进行表决。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