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濛被开除事件的管理迷思


王濛,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运动员,强项是500米,多次夺得世界杯分站赛的冠军,并在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获得500米金牌,在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上成功卫冕,成为中国卫冕冬奥会冠军第一人。2011年8月4日, 国家体育总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宣布,撤销两届冬奥会冠军得主、短道速滑名将王濛国家队队长的职务,取消她的国家队队员资格。

大骂男队员

  2009年山东全运会短道速滑决赛阶段在青岛举行。同样是青岛国信体育馆,王濛在男队比赛后对着某省队的男队员破口大骂,而这名当时也在国家集训队中的男队员连还嘴都不敢,低着头收拾好东西就匆匆离开了赛场。由此可见,王濛的“大姐大”绝对是名副其实的。

丽江事件

  今年6月7日,王濛凌晨微博爆料短道速滑队在丽江遭遇暴力执法,多名运动员受伤住院。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相慢慢浮出水面。短道速滑队员于6月6日喝酒在先,随后被曝出王濛还曾高喊“世界冠军要特权”、“我是人大代表”之类的出格语言(事实上最初曝出"人大代表"的报纸报道,是一位男性喊的,"世界冠军"也是被人认出)最后,该事件的处理方式遵循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以双方各自承认都有错误而草草收场。

醉打领队

  王濛和同样来自黑龙江的队友刘显伟、国家短道速滑队领队王春露和教练员发生了严重的“冲突”。事后王濛住进了医院,伤势不轻。

 

  2011年7月24日晚,因饮酒晚归于规定回寝时间的王濛等6名队员与领队王春露发生口角,甚至挥拳相向。冲突发生后,酒意未消的王濛开始拿公寓内的诸多硬件设施乱砸一通来“泄气”,直至不慎将玻璃弄碎后割伤了双手,之后到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海尔路南端59号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东区缝了数十针,整个过程约4小时。

不服处理

  冬运中心对王濛和领队打架事件作出了临时处理,王濛停训、而领队王春露也请了病假回家休养,事件告一段落。可王濛在队内会的表现依然让人惊讶。她甚至怒吼,“凭什么我伤成这样还要来参加会议,王春露什么事都没有却在家里休养!”

国家队除名

  2011年8月4日,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宣布,撤销两届冬奥会冠军得主、短道速滑名将王濛国家队队长的职务,取消她的国家队队员资格。7月24日晚,国家短道速滑队于青岛市集训期间,在驻地发生了严重的内部冲突。参与冲突的王濛和另一位国家队队员刘显伟被取消国家队资格,调整回地方队。[12]

 

  冬管中心在处罚声明中说:“7月24日晚,国家短道速滑队于青岛市集训期间,在驻地发生了严重的内部冲突,引起媒体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此次短道速滑队严重内部冲突事件,是由于王濛等人违反队规外出饮酒并未按时归队,在国家短道速滑队领队进行管理时,王濛、刘显伟追打领队和助理教练及上前劝阻的人员;期间损坏了酒店公共物品,并使自己受伤;在凌晨从医院返回驻地后又擅自严重干扰其他队员正常休息。”

 

  冬管中心认为,此次事件性质极为恶劣,打人运动员严重违反了队规,破坏了队纪,触犯了道德底线,背离了体育精神,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严重损害了本应作为榜样起示范作用的世界冠军形象,损害了国家短道速滑队的形象,损害了中国运动员的形象,辜负了广大体育爱好者及社会各界对国家短道速滑队的殷切期望和厚爱。

具体处理

  冬管中心经过研究决定,对事件的主要责任人和相关人员做出如下处理:

 

  (一)撤销王濛国家短道速滑队队长的职务;

 

  (二)取消王濛、刘显伟国家短道速滑队队员资格,调整回地方队;

 

  (三)取消王濛、刘显伟参加国际、国内比赛资格;

 

  (四)王濛、刘显伟对损坏的公共物品进行赔偿;

 

  (五)王濛、刘显伟做出深刻检查和道歉;

 

  (六)梁文豪、韩佳良、刘秋宏 和周洋在队内做出深刻检查。

 

  不过,冬管中心并没有关死王濛和刘显伟重返国家队的大门。

 

  冬管中心在声明中说:“中国短道速滑队出现严重内部冲突后,冬运中心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做了大量调查工作,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对当事人进行规劝教育,帮助其认识错误。培养运动员的目的不止是为了夺取金牌,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成为品德高尚、素质全面的人才。王濛等运动员曾为中国短道速滑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出现这次严重打人事件令人十分痛心。中心做出处理决定是对运动员本人的教育和帮助,使其能深刻认识并改正错误,使国家短道速滑队和其他项目的运动员都能从中吸取深刻教训,继续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后续表现

  王濛向全国人民道歉,将开发布会披露事实。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宣布开除奥运冠军王濛、刘显伟,另一位冬奥冠军周洋主动退出国家队。随后王濛为青岛内讧事件向全国人民表达歉意,并宣布将会召开自己的新闻发布会。

“所有喜欢和关心我的朋友大家好,关于青岛事件我真诚地向大家说声抱歉,给社会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对不起!”王濛同时强调,这个道歉并非对所有人做出,“对不起!这种抱歉的声音只向你们发出。”

 

  内讧事件发生后,王濛就宣布将召开新闻发布会披露真相,昨天她再次强调了这一点:“我现在只是一名普通的老百姓,如果真的有媒体敢报道事实的话,那么就来参加我的新闻发布会。再次向全国人民表达我的歉意!”

 

管理迷思: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就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短道内讧”一事做出处罚决定。当事方之一,两届冬奥会冠军得主、短道速滑名将王濛以及队友刘显伟被开除国家队,并取消国际国内赛事参赛资格。然而这一决定,引起了众多队员不满,他们质疑为何打架的另一方,领队王春露没有得到任何处分。面对媒体,王濛情绪激动表示自己要开新闻发布会,“把所有他们丑陋行为给他们公诸于世,给人家百姓看一看!

    任何一个组织都需要用合理的方式去管理,而管理的核心在于“合理”,中国人的管理尤其这样。看王濛的表现可以基本认定其是一个“讲道理”的人,能知道自己的错误,那么对于“讲道理”的组织成员怎么会发生这种接二连三的“事件”?管理者的管理责任谁来承担?

    有报道或评论称王濛等世界冠军级别的明星运动员难于管理,特别是他们很多受到的教育有缺失的情况,那么这个又是谁的责任?这也许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了,谁在弥补这一个问题?知道这里面有问题而没有采取得力措施,究竟是当事者的问题还是教育管理者的问题?

    王濛事件似乎成了我国体育事业体制弊病暴露一次“地震”,是否会发生一连串的反应还未尝得知,但是如果把这件事仅仅看成是短道速滑队的事情,仅仅是冬管中心的事情,这也许还不是这件事引起大家注意的原因,它更能体现这个事件本身所反映出来的体制问题,从李娜现象开始,这一问题就开始慢慢蔓延出来了。

    我们需要像王濛这样的优秀运动员,我们更需要管理和照顾他们的人也要从人的全面培养方面,切实保障他们从包括个人修为各个方面的成长。

    有问题,其实不可怕,就像人体长脓疮,如何去除是关键,是表面文章,还是彻底根除,还需要管理者好好想想。如果牵扯到自身利益问题,管理者是否也要想想自己是否还流着“道德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