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人大代表的昏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声讨,的确应该反思我们的人大代表制了。有些代表没有受过某领域专门知识的训练或对事情缺乏详细了解,就敢由着兴致发言,这难免要出丑了。
今年春节回到农村老家,了解到我们村的人不仅把远的差的耕地抛慌,而且即使家门前的好地也只耕种一季稻了。原因当然是种田不怎么赚钱了,只要种的粮够吃就好了,出去打工做生意会赚钱更多。
想到那些大片被抛荒的耕地,我的心就在丝丝作痛,我很怀疑中国粮食连续年年增产的官方数据。没有一定规模化耕种要想致富是不可能的,不能在土地上致富而又要鼓励农民和农民子女留在农村种地,这是做不到的。不仅上了大学的农村孩子不愿回农村,就是只上了初中的孩子也不愿做不赚钱的辛苦农活了,到城市去找工作赚钱当然是最理想的,而且城市生活对年轻人也是很有吸引力的。
那些被大量抛荒的土地,其价值被彻底丧失了,村民当然不会心痛,可是我们的政府是不是也该心痛呢。有些人心痛了,但他们提出了错误的解决方法,竟然提出鼓励农民及其子女回农村老家耕地去。可是,农民及其子女又不是傻瓜,怎么可能会听这些糊涂的劝告呢。
中国目前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50%都不到,所以不是要鼓励农民及其子女回农村,而是相反应该鼓励农民尤其农村的年轻人要更大量地走出农村,并进入城市定居变成城市居民。这样才能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促使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同时方便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
要规模化经营,这就需要资本,没有资本进入农村而谈规模化经营是一句空话。还有,要规模化经营还需土地方便集中起来。可是,中国目前的农村土地制度阻碍了土地的集中,因此不改革土地制度而谈规模化经营也是一句空话。
很显然,农村土地化私有化是最有利于土地集中和资本的进入了,但中国政府是不会干的。有人说农民不想土地私有化,这是骗人的鬼话,那有土地归自己而不肯的笨蛋呢。其实,最不想农村土地私有化的是政府,因为私有化了就丧失了土地财政的根基。
当然,政府不允许私有化也就算了,但也应该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创设方便农村土地自由流转的制度,但迟迟没有看到土地确权政策的实施。而且,政府对资本进村还持怀疑态度,并不允许资本自由进入农村。即使在有些试点的地方,土地流转和资本进入都受到政府的严格限制,并听从政府长官的意志,农民的意志和资本的意志都没有体现出来。
尊重市场规律,并促进市场的发展,这才是政府应该去做的。然而,我们的政府却为农民及其子女进城设置障碍,并限制资本的进村,却又要搞什么新农村运动,结果是投入大产出少了,使新农村建设变得遥远起来。
搞了30多年市场化的改革,我们的政府还不很尊重市场规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最关键的是政府不想放弃自己的利益,尤其是不肯放弃对弱势群体进行盘夺的利益。因为利益,所以政府也很难表现出对大片抛荒土地的心痛来。
让年轻人进城,让资本进村
评论
2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