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


刘主席讲话

近日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讲:从最近有压力测试表明了,即便是房价跌去50%,银行同样可以生存, 银行业不存在被房地产商挟裹这一说。从言谈中可以读出银行的生存不是问题,甚而有些兴灾乐祸的成分也不一定。

听罢,从心底里感觉到发凉。作为银行,首先是国家经济体系中的一个棋子,通过参与经济建设,进而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链条获得其应有利益。另一方面,它也是被国家当作经济运行的调节器来使用的。

银行要摆脱上下游企业从而独善其身的可能性根本不存在,这根本不用论证。近的可以看韩国的银行发生挤兑事件,远的可以看19291941年的世纪大萧条中,产业大批倒闭不假,银行的倒闭风潮更是走在了前列。

银行从来不是雪中送炭来,多是锦上添花的角色,这实属正常。所以银行更加期待的水涨船高,百业俱兴是银行取得成功的最好条件。而百业萧条,给银行带来的根本不可能是机会,而是压力。

现在通货膨胀压力巨大,国家的调控也是环环相扣,中小企业面临巨大的压力,企业倒闭风潮在种种媒体上经常出现(一段时间内,不少企业高管在压力之下选择结束生命,其实是压力巨大的表象),房地产企业即将面临巨大挑战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共度难关

记得2008年金融危机到来时,改革开放30年来一路顺风顺水企业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挑战,虽然大家开始时有些不知所措,有点手忙脚乱,但大家都有一种相互抱团取暖过冬的愿望。

金融危机在2009年顺利度过,虽然有不少的后遗症留了下来,但毕竟是活过来了。

那次金融危机给大家最大的经验就是团结,面对种种困难,团结不仅能够带来力量,更能带来智慧。

直面

2011年的经济形势仍然不明朗,可以讲是扑朔迷离。大家一致预测的CPI见底在上半年并没兑现,所以专家们的一系列预测也不能全信。

进入下半年,大家的苦日子就开始了。不仅是房地产,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话题到处可见,由此就知道困难真的来了。

大企业也面临渐次拔高的贷款利率,资金成本不断上升之下,经营也是越来越困难。

面对困难,唯一的选择只能是直面,从开源和节流两个角度入手做好过冬准备,又到了团结起来共度难关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