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近年来不同类型和地区的天然气生产量和消费量变化
2.1.经合组织国家2009年出现降势
在《BP世界能源统计》的天然气产销分区中分为经合组织(OECD)、前苏联(FSU)和其他三大板块。显然,这里的其他就是一般所称的新兴经济体国家。此外,为了研究方便他还特别给出了欧盟(EU)的值,其与OECD欧洲或独联体以外欧洲的数值大致相当。
OECD在本世纪初天然气产量总体呈增势,2005-2008年间的年增率(1.63%)高于其前期(0.39%)。这种增势主要源自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而作为其主体之一的EU却处于不断加大的降势中。但OECD的产量在2009年却仅有微弱增长(0.15%)。这主要是因为EU的产量2009年年降率达9.61%(表1) ,产量仅为2001年的73.54%。OECD天然气消费量年增率在1999-2005年间为1.45%,高于同期产量年增率。2005-2008年消费量的年增率为1.82%,略高于同期产量,但2009年却降到-0.95%。显然,OECD天然气消费量这种变化同样也主要来自欧洲。实际上,由于气价大升,EU自2005年后就出现消费量下降,而近年经济衰退加剧了其降势,2009年达-6.12%(表2)。EU2009年消费量的降低量占OECD的61.2%、占全球的40.7%。OECD和EU天然气的走势中明确显示出其消费量变化对产量变化的影响,显示出对全球走势的重大影响。
1999年OECD和EU天然气占世界的份额产量分别为49.9%和9.7%、消费量分别为55.7%和18.5%,到2009年以上4个百分数皆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产量依次为37.7%和5.7%、消费量依次为48.9%和15.6%。十年间以上百分数中下降最大的是OECD的产量、为12.2%;EU的产量份额虽仅下降2.0%,但却同时出现产量值的下降。欧洲的发展趋势是研究世界天然气格局变化中值得特别关注的因素。业内人士预计,其产量下降趋势今后难以扭转,其消费量低迷的情况也将持续[4],至少短期内难以恢复到2005年的峰值。
2.2.新兴经济体呈现升势
与OECD,特别是EU不同,本世纪初新兴经济体天然气发展迅速。分析表1、2还可以发现:分阶段看各时期消费量年增率都大于产量年增率,各时期的年增率有依次降低之势。2005-2008年间年增率略低于前期可能与高攀的油、气价格有关,而2009年(实际上还包括2008年后期)年增率的明显降低则与经济衰退有关。但无论其下降幅度还是下降时间(月数)都明显低于OECD和FSU 。在“后危机时代”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会持续大于OECD,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更加重要。相应地,其天然气产量、消费量和外贸量也均将有持续增长。
由于本文中的新兴经济体国家主要分布于中东、非洲、拉丁美洲和日、韩、澳、新(西兰)以外的亚太区,因而还可从以上4区的份额变化说明这一问题。以消费量计,1999年该4区占世界份额依次为7.8%、2.3%、3.9%、7.9%,共计21.9%;2009年以上4区的百分数依次增为11.8%、3.2%、4.6%、12.4%,共计增至32.0%。以新兴经济体产量占世界的份额计,1999年是27.7%,2009年为38.0%。显然,在讨论新兴经济体对世界天然格局变化的影响时,以日、韩、澳、新(西兰)以外的亚太区所起的作用最大、中东次之。
至于分类中的第三板块FSU,放在下面按国家讨论。
3.近年来主要国家天然气生产量、消费量和外贸量的变化
3.1.美国和加拿大
美国在2009年生产量、消费量排名中均居世界首位且是影响近年天然气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1999-2005年美天然气产量起伏并有所降低,该期间产量年增率为-3.97%。由于非常规天然气(主要是后起之秀的页岩气)产量的剧增而在2005年以来呈较快的升势,改变了2002-2008年间产量稍低于俄罗斯的排位而于1999年重居第一(表4),该年美天然气产量增加量为160亿立方米,也居世界增量的首位(表5)。作为金融危机的肇发国和经济衰退的重灾户,美国2009年天然气消费量仅有小幅(0.7%)的增长。以上两种因素直接导致其进口量的萎缩, 2008、2009年进口量年增率分别为-13.53%、-6.42%,进口量占消费量的比分别降至13.40%、12.41%(而2007年曾达15.74%)。这使其成为影响天然气世界贸易格局的重要因素。有鉴于此,须深入分析美国进口气构成的变化。美国管输天然气进口量长期居世首位,2007年其进口占世界的19.81%,与之相应的是其占美天然气总进口量的83.27%(表6)。美LNG进口量在2001-2007年间快速增长,年增率达27.79%,2007年占该项的全球贸易量9.64%而居第4位。但在2008年天然气进口量萎缩中LNG进口量下降幅度达54.37%,其在美气进口中的比例降至8.83%。2009年构成 有所变化,年管输进口量下降9.63%、而LNG进口量却增加28.51%(表6)。总观经济衰退的两年,还是LNG进口量下降幅度大、波动也大,以2009年进口量与2007年对比,管输进口为后者的90.37%、而LNG进口仅为其58.63%。美天然气进口的变化在世界贸易格局变化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表4 990-2009年主要产气国天然气产量变化
国家 1999年 2005年 期间 2008年 期间 2009年 期间
年增率 年增率 年增率
亿立方米 亿立方米 % 亿立方米 % 亿立方米 %
美国 5333 5111 -0.71 5744 3.97 5934 3.31
俄罗斯 5357 5801 1.34 6017 1.22 5275 -12.33
加拿大 1768 1874 0.96 1734 -2.55 1614 -6.92
伊朗 564 1035 10.65 1163 3.96 1312 12.81
挪威 485 850 9.8 992 5.29 1035 4.33
卡塔尔 221 458 12.91 770 18.91 893 15.97
中国 252 493 11.83 803 17.65 852 6.1
阿尔及利亚 860 882 0.43 858 -0.91 814 -5.13
沙特阿拉伯 462 712 7.47 804 4.13 775 -3.61
印度尼西亚 700 712 0.28 697 -0.71 719 3.16
乌兹别克斯坦 503 540 1.19 622 4.83 644 3.54
土库曼斯坦 206 570 18.48 661 5.06 364 -44.93
本表前11个国家按2009年产量排名由上而下排列,其余说明同表1。
表5 2008-2009年间天然气产量、消费量变化量居全球前5名的国家及变化量
类 别 国家/亿立方米 国家/亿立方米 国家/亿立方米 国家/亿立方米 国家/亿立方米
生产量 增加 美国/160 伊朗/149 卡塔尔/123 印度/88 中国/49
减少 俄罗斯/742 土库曼/297 加拿大/120 尼日利亚/101 英国/100
消费量 增加 伊朗/124 印度/106 中国/73 墨西哥/35 印尼/33
减少 俄罗斯/263 乌克兰/130 美国/111 英国/73 日本/63
说明同表1。
表6 1978-2009年美国天然气进口构成变化
类别 单位 1978年 2001年 年增率 2007年
管输 108m3、3% 283.5 1058.85 10.67 1086.6
LNG 108m3、% 23.8 67.7 8.37 218.3
管输量/进口量 % 91.29 94.33 —— 83.27
进口量/消费量 % 4.92 13.93 —— 15.74
类别 年增率 2008年 年增率 2009年 年增率
管输 -0.48 1028.76 -5.32 929.74 -9.63
LNG 27.79 99.6 -54.37 128 28.51
管输量/进口量 —— 91.17 —— 87.9 ——
进口量/消费量 —— 13.4 —— 12.41 ——
原始数据来源:1978年据OPEC公报,2001-2009年采自美国能源信息署(ETA);笔者计算编表。
受美国管输气进口大幅下降影响最大的是其北邻加拿大,按气出口量2008年排名世界第2,其出口气全部以管道输往美国。2009年出口量比上年下降109.6亿立方米、降幅达10.62%(表7)。主要由于美国页岩气产量大升使加向美国出口量的降低, 在2005-2008年间加拿大气产量就出现了年均2.55%的递降(表4),进而在本国经济衰退需求降低和出口受阻的双重打击下2009年加拿大气产量年降幅为6.92%,下降120亿立方米、居该年世界气产量降低排名中的第3位(表5)。由于美国产量升势和进口降势近期不会大变,加拿大天然气产量和出口量低迷之势也难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