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查超”变为条例


  交通物流行业近年来最大的变革来自于2011年6-7月之间。6月份,交通部下发了《关于开展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的通知》,以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该法规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降低查超后运费上升对通胀的压力。同时加上7月1日开始实施的《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两条相辅相成的法规将成为物流交通业的转折点。

  法规的颁布往往不仅影响的是其指向的范畴,往往还会影响到诸多行业。就拿此次《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来说,其对于新车注册将加大生产一致性的考核,但影响最大的还是对于超载的查处。一旦实施,产品结构、运量、运价、销量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这几个因素对汽车行业的销量、结构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目前,道路运输市场的最大问题便是以竞相压价承揽货源,以超限超载来获取利润,形成了“压价→超限超载→竞相降价→再超限超载”的恶性循环。而《条例》的实施使得靠超载获取利润这一盈利模式无法持续。单纯考虑情况的话,运费的上涨将是必然趋势,然而,收费公路的清理又缓解了物流费用过高的问题。因此,未来市场的趋势将是通过公路向物流企业让利的方式,来解决运输市场的不正常市场行为,从而让物流行业步入健康成长的阶段。

  短期来看,最为受益的便是重卡市场的销售。限制超载将导致大量的物流需求短期难以实现,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物流企业必将争相争夺这些市场,能够满足这点的无疑便是增加重卡购买。《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中打击车辆超载的相关规定,与2004年由交通部牵头、7部门联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治理车辆超载行动比较类似。当年的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全国22 条国(省)干线公路的交通流量跟踪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干线公路上的交通流量呈现“先大降,后小幅回升”走势,一个月左右降幅平均恢复在12%左右。同时,在短时间内对新车的需求激增。同时,在打击超载的情况下,为了利润最大化,用户在卡车车型的选择上,也由中型汽车、准重型汽车向重型汽车转变,相关厂商享受了行业和结构的双重收益。

  2004年的治超行动,最引入注目的影响是触发了重卡行业在当年下半年的“牛市”行情,导致2004 年重卡行业销量创了当时的历史新高,全年产销约37 万辆,其中查超直接导致当年重卡多销售了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