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级不是儿戏


  大公国际评级机构的背景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其出现的目的是为了因应、摆脱,甚至是制衡美国那三大世界性的评级机构却是没有人怀疑的,这只需要从它一出生即对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所给出的评级结果就可以一目了然。

  美国的那三大评级机构我们用不着多评说,倒是这个大公自成立以来其爱国热情一直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需要爱国,但是这样形式的爱国有必要吗?我看是没有必要。作为一个评级机构,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次标普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美国政府不也是找过它说它算错了吗?公平是一个评级机构的生命,尽管绝对的公平是不可能的,世界上本也就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是,至少得相对公平。

  然而,非常遗憾,我们看到大公对中国铁道部债券与中国政府的信用评级,我们却发现,它简直就是把评级当成了自己可以随心所欲的儿戏了。铁道部债券的评级竟然高过了国家信用的评级,如果这是由他人评的话,你还可以说对方评得有问题,可是,这明明是你自己评的啊?谁都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那里有政府所属部门的评级还比政府还要高的。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也就让自己了失去了信用了,而一个失去了信用的信用评级机构,其所评出来的东西又有多少的信用可以让我们去认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