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和尚谈用功办道方法(4)
古代祖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达摩祖师的安心,六祖的惟论见性。只要直下承当便了,没有看话头的。到后来的祖师,见人心不古,不能死心塌地,多弄机诈,每每数他人珍宝,作自己家珍,便不得不各立门庭,各出手眼,才令学人看话头。话头很多,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等等。但以念佛是谁,为最普通。
什么叫话头?话就是说话,头就是说话之前,如念“阿弥陀佛”是句话,未念之前,就是话头。所谓话头,即是一念未生之际。一念才生,已成话尾。这一念未生之际,叫做不生。不掉举、不昏沈、不着静、不落空,叫做不灭。时时刻刻,单单的的,一念回光返照。这“不生不灭”,就叫做看话头,或照顾话头。
看话头先要发疑情,疑情是看话头的拐杖。何谓疑情?如问念佛的是谁。人人都知道是自己念,但是用口念呢?还是用心念呢?如果用口念,睡着了还有口,为什么不会念。如果用心念,心又是个什么样子,却没处捉摸,因此不明白,便在“谁”上发起轻微的疑念。但不要粗,愈细愈好。随时随地,单单照顾定这个疑念,像流水般不断地看去,不生二念。若疑念在,不要动着他;疑念不在,再轻微提起。初用心时,必定静中比动中较得力些。但切不可生分别心,不要管他得力不得力,不要管他动中或静中,你一心一意的用你的功好了。
“念佛是谁”四字,最着重在个“谁”字,其余三字不过言其大者而已。如穿衣吃饭的是谁,痾屎放尿的是谁,打无明的是谁,能知能觉的是谁。不论行住坐卧,“谁”字一举,便有最容易发疑念,不待反复思量卜度作意才有。故谁字话头,实在是参禅妙法。但不是将“谁”字或“念佛是谁”四字作佛号念,也不是思量卜度去找念佛的是谁,叫做疑情。有等将“念佛是谁”四字,念不停口,不如念句阿弥陀佛功德更大。有等胡思乱想,东寻西找叫做疑情。那知愈想妄想愈多,等于欲升反坠,不可不知。
初心人所发的疑念很粗,忽断忽续,忽熟忽生,算不得疑情,仅可叫做想。渐渐狂心收笼了,念头也有点把得住了,才叫做参。再渐渐功夫纯熟,不疑而自疑。也不觉得坐在什么处所,也不知道有身心世界,单单疑念现前,不间不断,这才叫做疑情。实际说起来,初时哪算得用功?仅仅是打妄想。到这时真疑现前,才是真正用功的时候。这时候是一个大关隘,很容易跑入歧路。
(一)这时清清净净无限轻安,若稍失觉照,便陷入轻昏状态。若有个明眼人在旁,一眼便会看出他正在这个境界,一香板打下,马上满天云雾散。很多会因此悟道的。
(二)这时清清净净,空空洞洞。若疑情没有了,便是无记,坐枯木岩,或叫“冷水泡石头”。到这时就要提,提即觉照。觉即不迷,即是慧;照即不乱,即是定。单单的的这一念,湛然寂照,如如不动,灵灵不昧,了了常知,如冷火抽烟,一线绵延不断。用功到这地步,要具金刚眼睛,不再提,提就是头上安头。
昔有僧问赵州老人道:“一物不将来时如何?”州曰:“放下来。”僧曰:“一物不将来,放下个什么?”州曰:“放不下挑起去。”就是说这时节。此中风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是言说可能到。到这地步的人,自然明白,未到这地步的人,说也没用。所谓“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不献诗”。
现今网络学佛人的风险
现在网络学佛很方便,有很大的好处,这个好处我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有体会。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产生了另外的风险。这个风险在哪里?
1、 只学不修不证。
网络上关于佛法的知识、见闻很多,有些人贪多嚼不烂,只学知识,而且多数是学二手知识(什么是二手知识,就是看人家经过几道手转贴的,而不去查证佛经原文。事实上,网络上查找佛经原文,这可以说是末法时代学佛的最大好处。可惜很多人不会用)。佛法是要修证的,很多人把网上学佛当做了另外一种上网方式,不懂修证,也没有修证。有的人在网上发贴,动辄恶口辱骂!悲乎!若不上网学佛,恐怕还不会给他这么多骂人的机会呢!!!
2、 传播邪法外道。
网络传播很快,传播的同时也带来名声的扩大。所以很多人乐于传播有关佛法的东东。但是,很危险的是:网络是双刃剑。正法也是如此传播,邪法外道也是如此传播。如果你缺乏择法眼,随意传播,一不小心就传播了邪法。现在的附佛外道很厉害,很多看起来比佛法还象佛法,比佛陀说的还吸引人,比佛陀说的还神奇。其实佛法本身是很平实的。所以,大家对于那些看起来很神奇的事情,一定要小心。因为末法时代,妖魔外道吸引人的方法,就是用这些所谓的“神奇事迹”。因为末法时代,人心不古,都普遍地有猎奇心理,这就中了邪法外道的圈套。
3、 妄建“道场”。
在古时候要建个道场是很困难的。但是在网络时代,这就很容易了。其实,建道场是个中性词,大家一定要明白这点。不要以为建道场就一定有功德。为什么?
因为道场的核心是传播法义。如果传播的法义不正确,那么建道场反而成罪业。当然,如果你传播的法义是对的,那么建道场就很好了。
网络道场普遍有几种形式:一是网络QQ群。有的人不仅建了群,而且以群主自居,在群里广说“佛法”,吸引了不少跟随者。这个本身不能说是好坏。但问题是有的人自己对佛法的见解其实很差,或者误入邪法而不自知。因此,建这样的所谓道场,无疑是自招罪业。本来自己有邪见,罪过还小。现在建了群,把自己的邪见到处传播,误人慧命,以善良愿望而做广大恶业,悲乎!!!
另外一种形式就是建网络论坛。作为坛主斑竹,权力很大,但同样也很危险。关键还是在于坛主斑竹自身的见地水平问题。因为坛主斑竹可以删贴封号,如果你封的是邪说之人,当然有功德。如果是封的正法道理,那你的罪过就大了。或许有的人又说:那我不删也不封。这样呢,还是有可能放纵邪说。岂不是违背了传播正法的初衷?而且,随顺放纵邪说,还是有一些过失的。
所以,作为群主、斑竹、坛主,提倡或限制某一种说法,风险都是很大的。限制正法和提倡邪说,是一样的地狱重罪,都相当于谤法毁法之罪。限制对邪法邪说的破斥,同样也是毁坏正法和助长邪法之罪。
因此,办网络学佛道场,风险很大。不要以为自己建了个道场,帮助很多人学佛就有大功德?错!!!功德与否,在于你的法是不是正法。若是你自己知见有问题,那就惨了。
4、 随意“护法”,随意供养。
网络上要“护持”某一法门是很容易的,发个贴就行了。但是,这个‘法门“真的是佛法正法么?很难说的。虽然佛陀说了八万四千法门,但这世界上还是有更多的非佛法、非正法的法门存在。特别是末法时代,魔作沙门,附佛外道非常之多。某个法门,是不是可以列入八万四千佛法法门之一,真的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特别是有一些看起来非常神奇的、非常玄、非常炫的”法门“,很吸引人,很让人动心,但是很可怕的是,这样的”法门“,往往是附佛外道诱人之说。
网上供养,虽然方便,但同样如此,风险很大。佛说供养有功德,但要看你供养的对象。最大的风险在于,你供养了一个身穿僧衣之人,但这个人却是附佛外道!!!你供养了一个所谓的道场,但很可能这个道场所宣传的,却是附佛的外道邪说。这两种情况下,你都是以供养之心,而随顺助长了邪说外道。好心办坏事,这不是非常悲哀的事情么?
说了很多风险,来说说预防的方法吧,否则就把诸位吓坏了。
预防的办法:
1、不要贪功德。佛法是无所得法。不要以为自己能够做什么功德。梁武帝建了千万座寺院,达摩祖师仍然说他没有功德。这个道理是很深的。所以,不要以为自己建道场、供养法师、供养道场,就有很大的功德。若有功德之心,就难以生起法眼,难以鉴别那些附佛外道。
2、不要贪”护法“之”功德“。很多人喜欢维护自己的法门,特别喜欢维护自己的师门。而且把这个当作”护法“。这其实是一种世俗的心理。是很危险的。护法一词,其实应该叫”护持正法“,才算护法。如果你学的那个法门有问题,或者你跟的师父的见解有问题,你因为世俗之见而去维护,这不叫护法,这叫护持邪法,是和邪说外道一样的罪业!
学佛不是凭借世俗人情的见解就能够学好的。囿于师门,也是一种风险。古代为什么那么多人去行脚参访?就是要通过对不同大德的说法进行对比验证,最后找到正确的东东。一昧地维护所谓“自家法门”,要当心啊!!!
3、多读经典,少说话。很多人喜欢人云亦云,喜欢随大流。但是,很可惜的是,随大流的东西,往往是有问题的。即使佛陀在世时,也不能让所有的人都信仰真正的佛法;更何况现在是末法时代,那些人很多的法门,那些很热闹的法门,搞不好很可能是附佛外道的法门。所以,不要以人多人少来判断。要依照法义来判断。
依照法义的根本就是要依照经典。明显违背经典的,当然是错误的。最大的风险在于有一些人似是而非地理解经典,如果你偷懒,只听他讲,不去查看原典,不去思维分析阅读原文,那你就很危险了。
所以,末法时代,能够静下心来阅读经典原文,是很难得的。因为快餐文化、速食文化的影响,很多人已经没有耐心去读经典原文了,再加上佛法经典原文都是文言文,很多人文字功底不够,不太容易读懂。
但是,不管怎么样,要记得去查证原文。末法时代,最大的好处就是网络上可以查找经文的出处。如果你不会使用这样的功能,那你真的是陷入在末法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