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胀与美国国债


  中国的通胀似乎就要见顶了,而美国的国债也在顶这个问题上政治化、党派化、国际化。中国在货币政策紧缩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总体水平在下降,硬着陆的风险增加。美国举债上限在提高,美国经济崩溃在加剧。美国这个国家是以借钱享受世界物质文明,中国则是在低消费基础上聚集财富。这两种做法的结果就是国债和通胀之间周旋,这就是国际化带来的不平衡差异。

  中国的不(低)消费和美国的高消费造成了两个大市场的不同表现。中国对消费持有一定的戒心,美国对消费保持狂躁。通胀水平的提高是因为财富积累增加,物价水平被人为的提高。美国国债提高被美国人愿意消费导致。让中国人消费容易,让美国人不消费困难。美国一味的超前消费,让美国的债务高台筑起。中国的不消费让中国通胀日渐加剧。

  中国的通胀可以控制,美国的债务不可控。中国利用政府的钱可以化解通胀,美国人利用美元的霸权可以不断提高举债上限。这两种不同的做法使得中美之间的关系在急速发生变化。美国可以赖账,中国不可以消费。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可以控制在合理水平,美国人的举债上限只能为政客服务。美国为了争夺总统宝座不惜为债务上限拼个你死我活,但是美国似乎并不在意中国的通胀水平有多高?

  中国是美国的债主,而站着借钱,跪着要钱的谚语似乎已经在中美之间上演。归根到底是:美元垄断绑架世界经济,中国国际化之路惯性太大。人民币如何巧妙地从美元霸权的探照灯下爬山灯塔之座,从而缠住美元的肆意光芒他国是人民币和中国债权得以发挥最大效应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