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今年以来政府的思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个是政府要解决老百姓住房问题的决心,我是给予充分的认可。第二个,我认为政府在解决住房问题思路上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就是要强调保障房的供应,同时对投资、投机加以抑制。
对于前一个措施我是给予高度的肯定,对于后一个措施我也有个人的保留。我们目前调控基本上就是这两个,一个是增加保障房供给,一个是抑制投资投机。我认为这个思路应该说比起过去是一个很大的变化,我给予比较高的评价。但是按照这样一个思路,根据我个人的研究、判断,我认为不可能解决我们老百姓的心目中的预期,达不到大家那个预期。前一段,我参加了社科院财贸所一个绿皮书,那个会上很多人就说调控的结果出乎意料。我当时就讲,并没有出乎我的预料,因为在去年七月份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提出这样一个判断:即使房地产业遇冷,房价也很难降到老百姓的预期的心理价位。因为存在着抗衡下跌的力量。今年4月份,有一个中央机关请我去讲房地产业的问题,我在那个会上,最后我曾经说了这样的话,明年这个时候再来看,我认为这个调控不会起到什么作用,这是今年4月份在一个中央机关讲课讲过的话。现在还没到一年,我觉得大体上、至少目前情况还证明了我当时的预期。
为什么我能够做出这样一个预期?我下面简要讲一讲:我们的城市居民,富人20%到30%,是不是这样一个数?我们大胆预测一下。这些人他是商品房的购买的主力,同时他也是投资投机购房的主体,符合享受政府保障房的人群能够占到多少呢?我没有看到权威的官方数字。我所看到的有一些学者的研究来看,或者有一些地方的公布的数字来说,廉租住房政府只能保障6到8%这个人群,再说大一点,10%、20%,现在的问题就是两个加起来就是40%到50%,还有60%—70%的人群呢?或者50%—60%的人群呢?他们的房子,他买保障房不够条件,买商品房他和富人竞争,他没有那个竞争能力。这一部分人我们笼统的叫夹心层,其实还可以再细分的。我这一年来,我写这几篇东西,我就强调一点,我们的住房制度的设计,还有严重的缺失。我们的住房制度现在强调了保障房的供应,这比过去完全依靠市场来解决居民住房问题,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这个住房制度设计里还缺一块?我们现在把它叫做双轨制,完全的市场轨是一轨,完全的政府保障轨是一轨。
公共租赁房我也肯定政府的初衷,为了响应来解决夹心层的问题。但是能不能解决?我不完全否定这个政府的想法。但是我个人对这个事儿有疑问,就觉得还需要观察,为什么呢?公共租赁房现在在全国来看,我认为现在还是一个不稳定的形态,各地的做法是不一样的。有的地方像重庆,把它和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房并轨,按照重庆设想也只能解决30%—40%。我们讲了那个富人满打满算就是30%可能还到不了,还有一块人怎么办?所以我认为公共租赁房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实施起来我们把它纳入保障房的范畴,那就是政府来大包大揽。我们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有没有大包大揽的实力,这是一个疑问?我们现在廉租房实际上现在很多到不了位置。一定要大包大揽,像重庆那样,我个人有一个问号,那就势必要政府的权力进一步扩张。我认为缺失的一块就是针对夹心层要有一个独立的供应渠道,我把针对两轨制,我提出三轨制就是在完全市场,完全保障之外,应该有一个半市场,半保障,这一轨。这个东西源头就是邓小平80年代讲的民建公住的路子,也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讨论住房制度改革,当时针对这个东西也提出来一个叫做发展住房合作经济,注意我的提法是发展住房合作经济,而不是垄断的。
这个影响非常大,先讲讲国际上,国际上住宅合作社已经有200年历史,德国瑞典城镇的住房,整个居民的住房30%住房合作社来解决的,它有成熟的管理模式,它是一个非盈利经济组织,非盈利的法人,他是可以由政府来加以规范的,有成熟的章程。这个东西如果能够发展起来,它本身既是一个市场主体,它又是政府提供一定保障的对象。比如说税收,资金的扶持,土地供应的扶持,即使这些扶持都没有,我们可以从政府的实际情况出发来不断的来因地制宜的改变。即使这些扶持都没有,仅仅没有开发商利润,就这一条,就使房价能够维持在成本的区间。这一块有一个什么特点呢?你加入合作社,要交一定的资金,达到了他的章程要求以后你就有资格从合作社分配住房,但是你可以住你可以继承,不能上市买卖。
按照现在这样一个方针,不从制度上根本解决,我认为没有戏,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讲房价的问题,不是绝对的看它的房价水平,主要是看房价和收入的比,就是看老百姓的承受能力。我们可以不压房价,可以增加老百姓收入,逐渐逐渐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这个房价比就合理了。但是如果住房制度不改变,那么房子就成了一个投资、投机的东西,工资水平提高了,房价还会往上涨,投资、投机是压不住的,因为是一个释能往这儿放着,单单一个温州市就是一万个亿游资寻找出路,那全国有多少?今天可以把它压住,他去炒大蒜、黄豆、金子,炒一切可以炒的东西。如果住房制度不解决,其他问题都不可能解决。
房地产业遇冷房价也难降到百姓心理价位
评论
1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