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个如何利用成本优势超越国际大牌的励志故事,而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企业在与国际大牌的同台竞技中,凭借着对产品的精益求精,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洞察,构建自己商业模式,占据行业高端市场的商业启示。
爱慕这个以女士卫衣为产品线的品牌,她的成功标志不是规模,不是低价杀客,而在于以产品为基础,以品牌为导向的高溢价值与市场穿透力,在由意大利、法国这些奢侈品国度女士卫衣品牌占据绝对优势的行业里,爱慕跻身与行业的最高端,目前爱慕的售价与华歌尔相差无几。而取得这种类似地位,安莉芳花了50年,维多利亚的秘密用了超过40年,黛安芬则花了100多年才达到今天的地位,而爱慕则只花了17年的时间走完这段历程。 爱慕的成功对那些在迷茫中寻找出路服装企业,在外贸萎缩背景下不得不拓展国内市场的外贸企业具有可借鉴的意义女士卫衣这一品类的产品形态是典型的“低门槛,低技术含量、低低成本”的“三低产品”,在国内同行聚焦中低端市场开展你死我活的竞争的时候,爱慕却通过对自身资源、市场格局和消费者需求的深刻洞察,构筑了一条不同的商业思维路径,以国外高端品牌为参照系,逐渐的向高端市场运作,其运作的思路不是常规的服饰产品的生意思维,而是朝着奢侈品迈出了一步!
卫衣作为服饰产品的一种,但又有别于一般服饰,作为具有很高的私密性的产品,消费者却一般一年购买量不超过5件,对于如此产品,是集时尚、私密与性感与一体,不同于一般服饰品类的产品特性,决定了其营销路径必然与服饰营销有所区别,价格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系,当国内同行的产品普遍是10元左右的时刻,爱慕的产品价格已经是50元,当国内50元成为行业主流趋势的时候,爱慕已经逐步迈向200元俱乐部,爱慕的这种逐步递进式的成功除了老板雄心勃勃的商业企图心和高人一等的商业智慧外,更多的体现在“始于产品,成于运动”的商业运作路径上
虽然胸罩的技术含量较低,缺乏商业价值点,但依然有人从中发现生意点,爱慕就是其中一个,记忆钢现在作为卫衣产品的普通技术,但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却是一个稀罕东西,而爱慕就是靠着记忆钢这种技术起家的。同样,在2000年左右,很多即将出嫁的女孩子都是通过爱慕的大红色婚庆系列认知和接受了爱慕。产品力永远都是品牌成功的第一要素,正是通过产品力的凸显,才使爱慕完成了企业积累和消费者教育这两个过程,目前爱慕依旧重视产品力的打造,成立了全国唯一的女士卫衣研发部门,这个部门不仅仅是招几个设计师在那里画图,而是结合人体工程学等多门学科研究新产品。正是对产品的精益求精,才为爱慕从50元的价格一跃进入200元奠定基础。
在构筑产品力的同时,爱慕的成功离不开其大规模的品牌运动,2002年爱慕发布了“爱慕.敦煌”主题内衣发布会;第二年推出了“在禁锢与释放之间”爱慕内衣文化全国巡览;2006年,爱慕启动了持续一年的“爱慕.美丽中国行”,传递文化与内衣的理念;2008年,爱幕“Discovery”发布会在爱慕大厦揭幕……,正是这些这题型品牌推广构筑的爱慕品牌运动,使爱慕的品牌形象与那些只是通过平面和TVC传播,更具市场穿透力。为爱慕的发展推波助澜。
纵观爱慕整个品牌发展,其自觉与不自觉中带有一些奢侈品营销的影子,这也是整个高端女士卫衣的共性,这可能是其能够立足于高端市场的原因吧!
参照奢侈品营销的轨迹与路径,未来爱慕可能从两个方面发力:
其一,名人效应,通过借助名人刺激消费者兴奋点与关注度;其二,对品牌价值进行再挖掘,并贯穿于爱慕品牌运动中去,使整个运动成为系统。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另外一个类似品牌:上海故事,作为与女士卫衣相同的产品属性的产品,上海故事绝对是丝巾行业的第一品牌,但从个人感觉其最近几年的发展不如前几年,发展似乎遇到天花板,而其产品价格也多集中在50元-100元左右,参考女士卫衣的价值版图,50元左右的价格是一个瓶颈,未来上海故事的解决之道可能是向奢侈品营销迈出半步或一步
中国奢侈品路径之我见
评论
1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