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与营销智能:营销已经没办法在乎天长地久,因为消费者只在乎曾经拥有。
营销管理讲求策略力、企划力、执行力也讲求效果,实务上评估效果要看深度、广度还有时间的长度这三维结果,许多企业希望能找到一劳永逸、一次见效,甚至终身受用的营销方案,所以「长效营销」这个无效议题的名词也就在大家的期待下因应而生。
长效营销,顾名思义就是效果很持久的营销,如果长效的营销真的存在,那的确可以为企业节省许多成本,至少可以节省获得营销创意的时间与执行不同方案的成本,但是这些「奢望」如果是在工业时代(营销1.0时代)也许还有机会,因为那种时候根本不用宣传、不用促销,只要有产品并且放到通路上就可以开始销售,但是在乱向思考的营销3.0时代,如果真的有企业致力于追求长效营销,我认为那并不符合时代的趋势,反而只会浪费更多的时间与成本。(作者江亘松)
为什么说长效营销在乱向思考的营销3.0时代是不符合时代需求的?最简单的原因是市场上竞争者太多了,而企业一定要认清这一点。现在市场的竞争者不仅限于跟你生产类似产品的厂商,企业还要考虑已知的替代品以及未知的厂商与未知的替代品,往往失败都是在看不到的那一部分,最糟糕的是怎么死的都还不知道,如果市场上有那么多竞争者正在觊觎你的市场,您真的敢用一套营销方法营销几十年吗?
第二个原因是消费者变异太大,自从有了网络之后,今日的消费者不仅有有许多产品可以选择,接受营销宣传的选择更多。而且「营销学」已经是几十年的老产品了,消费者很容易理解并看出厂商在产品营销上面的「梗」,例如在电视节目看到明星戴某个手表、开某种车,大概没有观众不知道那个叫做置入营销的。如果企业已经开始很难让消费者发出?与!这两个符号,如果一般民众都知道口碑营销、体验营销、病毒营销、反营销等等名词,那企业怎么还能奢望真的存在一种长期有效的营销方式?
营销已经由以前那种「长时间大规模」的古老策略,进入「短时间小规模」的现代化战略,企业应该认知并接受这种转变,并且开始学习「小战役营销」的手法。我常常要求新创业者或新产品上市的公司必须一次提出十二个月份的营销企划案,并且按月执行,而这些营销企划案有可能来自于产品、价格、宣传、通路任何一方面。如果其中一个案子效果特别好,那么其它案子可以往后延一下,但是如果某个案子的效果不好,那也许就要把后面的案子早点推上阵。(作者江亘松)
如果我们多数人都同意不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的理论,那么这种小战役营销的观念就更值得注意,过去我们都习惯把资源赌在一次营销上面,但是在经过无数次的规划得到的大型方案,却可能因为市场的改变而不符实用。(作者江亘松)
网络上信息取得的方便性,的确让消费者更希望获得不一样的产品与不一样的营销方式,如果消费者希望常常有惊喜,那么企业就必须在营销上面多采用这种小战役营销的方法。回过头来看,2006年的时候,江亘松对营销给过一个定义说到「营销就是市场的现在进行式(Marketing = Market + Ing)」,看起来在这个营销3.0的时代更值得做营销的人重新思考自己对营销的深度、广度与时间长度的规划。
长效营销已经不合时代需求
评论
编辑推荐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