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需要更高的带宽么?


  自中国电信宣布实施“宽带中国·光网城市”战略以来,其对宽带提速工程的建设力度又攀至新的高点,FTTH模式更成为接入方式的主流选择。目前,在看到运营商大肆建设高速宽带网络的同时,仍不可忽视其背后的隐患。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电信FTTH覆盖957万户,实装数79万户,实装数占比仅为8%。

  回顾2010年4月,工信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意见》,计划到2011年,光纤宽带端口超过8000万,3年内光纤宽带网络建设投资超过1500亿元,新增宽带用户超过5000万。这一指导意见的发布对于通信行业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都加快了宽带提速的进程。不仅如此,中国电信更是在2011年将三分之二的投资放在了光网络的建设上。但在运营商大力响应的同时,政府层面的动作却偃旗息鼓。相比欧美等国家将宽带战略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层次,中国对宽带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仍显不足。

  由于国家层面对于宽带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够,我国的宽带信息化水平也一直不高。一位运营商高层专家表示,对于宽带信息化,运营商做的仅是铺好路,对于用户对带宽的需求,则受两方面的影响,首先与当前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有关,再者与整个国家、社会的信息化水平有关。

  如今的网络现状是:用户对于现有的1M、2M带宽已经满足,对于更高带宽的需求不大,而且不愿为这种高带宽网络支付更高的费用。而从运营商在FTTH宽带网络建设中的投入来说,投资较大,而基于现在逐步被管道化的现状,运营商的盈利模式单一化,仅靠出租带宽来盈利,虽然在探索新型的业务模式,但盈利效果仍然受限。

  从投资回报的角度来说,在缺乏国家资金支持的条件下,运营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以建设宽带网络,这对于运营商的负担较重,迫切需要缩短回报周期。

  从以上角度分析,运营商独立承担了过重的资金和发展压力,对于宽带网络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其对于提高FTTH实装率,心有余而力不足。

  笔者认为,基于现在的发展态势,应从三方面做出转变。

  首先,宽带信息化有利于提高整个国家的信息化水平,理应由政府主导,并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

  其次,在运营商独撑宽带信息化大局显现压力时,政府应给予适当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保障其宽带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其发展宽带网络。

  再次,从运营商自身来说,宽带网络建设与培养用户消费习惯理应齐头并进,在进行宽带建设的同时,运营商需要大力发展新型的业务模式,优化宽带资费,提高用户体验,转变现有的盈利模式,促进国内整体信息化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