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健康发展有两个条件,一个是经济持续增长,另一个就是股民赚钱。纵观中国股市,自其成立二十年来,走过了西方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所走过的历程。例如股市规模、年度融资额皆处世界前列。二十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增长8%的高速度,但是却有95%的股民在亏损,中国股市领跌全球就是例证。
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其国民投资股市,理应获得高回报,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为何中国股民反而亏损累累呢?
一、中国股市定位不正确。当初,中国成立股市是为“企业解困”服务的,因此好企业、坏企业全都跑到市场圈钱来了。为了高价发行股票,管理层承诺国有股和法人股不在市场流通,这就形成了同股不同权的现象,圈到钱之后的企业,才不管股市的走势呢?除非为了再融资,来个高姿态,做高收益,实施分红扩股。为了解决股权分置,管理层于2005年推出了股权分置改革(大股东一般按流通股数量实施10送3股),这一制度曾一度推动股市上涨,但随着股权分置改革概念的淡化,特别是大量大股东的减持,导致市场资金吃紧,股市下跌。股市下跌,股民买单。
近十年来,中国为了所谓的与世界接轨,在没有解决股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情况之下,相继推出了中小板和创业板,主板也快速扩容,导致股市节节败退,就连经济危机发生地的美国股市上涨之时,中国股市依然弱势整理,股民纷纷被套。中国股市刚站上3000点,管理层又急着要推出创业板,看来,中国股市又要遭殃,中国股民又要遭殃。
到目前为止,中国股市的定位仍然没有改变,为企业融资圈钱服务。只要中国股市定位不改变,中国股市难走好,中国股民难解套。
二、既得利益集团左右股市发行。中国股市的“三高”发行(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常为人们所诟病。其实,中国股市之所以“三高”发行,关键在于被有话语的既得利益集团所操控。上市公司作发展展望,经纪公司给予高询价,于是股票得到“三高”发行。“三高”发行的第一个受益者就是上市公司,“三高”发行使得上市公司可以获得超募资金,第二个受益者是战略投资者,他们以超低价,一般每股一元的价值参与其中,高价发行,使其获得高溢价、当然获得高收益,再次则是经纪公司与券商了,经纪公司按发行额的一定比例提取佣金,券商依据成交收取佣金,发行额超高,经纪公司收入越多,股票发行越高,成交金额越大,券商收取的佣金也就越多。股票“三高”发行的受害者(埋单者)只能是中小投资者了。他们在购买新股之后,往往只能站在高高的山岗上,俯看下面的风景。例如中石油高价发行之后,首日高开48元,在这个价位上购买的股民恐怕要站在山岗上达十年之久。
三、中、外估值有差别。
中石油在香港上市是1.6港元左右,2007年在内地上市是16.7元。第一天飙到48元,随后步入了慢慢下跌路,最低跌到9元左右,现在价位也就11元左右。亚洲最赚钱的公司却使一级市场参与者、二级市场投资者皆亏损累累,参与者与投资只能无语。中石油现在港股价格是10元,投资者赚了好几个倍,纵使中石油再下跌,香港投资也是大赚、特赚,可是若中石油A股再下跌,中石油投资者将损失更为惨重,同时沪指也不知要到哪里,A股市场将尸横遍野。
同一股票,中、外不同估值,造成上市发行价的几倍或十几倍的巨大差异,而一旦上市之后,市场上总有“估值与国际接轨”的声音,于是中国股票只能弱势调整、再调整,股民受伤累累。
纵观全球股市,发生经济危机的美国、遭受9级大地震以及核幅射的日本,其股市下跌幅度并不大,并有向好强势的时候,为何经济增长一枝独秀的中国其股市却是扶不起的猪大肠呢?
经济快速增长,中国股市成长的基础有了,但是中国股民却不能从股市上赚到钱,严重打击了国民参与股市的热情,甚至将已投资股市的国民也挤出市场之外,如此一来,市场处于“缺血”状态。面对“缺血”的市场,管理层并未实施休生养息的政策,市场仍在不断扩容,上市公司不断在再融资,管理层为了“政绩”实施“大跃进”政策,不断地开设这个版、那个版,与国际接轨,欲用二十余年时间走完西方国家百余年所走过的历程。在市场资金总量有限的情况之下,市场的扩容只能令A股整体估值下降、股价下跌,造成股民的亏损。股民亏损累累严重地打击了其投资热情。
没有老股民加大股市投资,没有新生股民参与,股市能健康发展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可以说,股民不赚钱是股市健康发展的一块短板。因此,管理层当前的工作不应放在所谓的金融创新上,放在开设什么版上,而是应将工作重心放在如何让股民赚钱上,放在如何让股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上,放在如何提高国民的财产性收入上(提高国民财产性收入是十七大提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