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投资?--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


  说起巴菲特的投资组合,我们就会想起那几个著名的品牌:可口可乐、吉列、喜诗糖果。为什么会是它们?这几只股票组合能够给我们什么启发?

其实,这和巴菲特的老师有关系。因为格雷厄姆的观点是:依靠一家公司以往的经营业绩和历史来判断它的未来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但同时,不分析公司的过去经营历史也就不能够进行估值,所以,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尽量选择那些对于自己来说比较容易理解的行业。

对于巴菲特来说,银行业、保险也、金融业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行业,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他在以富国银行、GEICO保险为首的金融业股上持有很高的仓位。

然后就是消费类股,这种大众都可以理解和明白的行业。而更重要的是,这类企业由于已经形成了足够的品牌效应和规模优势,使得它的经营水平和业绩基本上是很稳定的,相对来说,它们的未来也是更加确定性的。

相反,作为高科技类行业,由于技术上的壁垒优势才是企业的护城河,而这种护城河是有可能被一夜攻陷的,未来也就因此充满了未知数。从这个角度来说,它们的未来不具有确定性,也就无法有效的估值。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多年以来,巴菲特几乎是不敢碰这类公司股票的。

不过,也有例外,那就是比亚迪。这个公司是做电池的,却因为做了新能源汽车而被巴菲特看上了。这是否违背了上面所说的呢?

记得去年,巴菲特来华,央视采访他问起买入比亚迪的原因时,他说:汽车业他们观察了30多年,于是他们就买了比亚迪。可见他们是把这家公司当做传统行业中的汽车来对待的,而不是新能源概念。

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巴菲特看好的是新能源概念,或者所谓的锂电池概念,可供选择的上游企业并且好过比亚迪的公司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