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整车,中国产销1800万辆的盘子,当之无愧成为世界一大,而且,专家预测:要不了几年,将要达到3000万辆、4000万辆……甚至更多,总之,比1800万辆要高出不少。
再说零部件,去年中国零部件的销售收入达到约1.644万亿元人民币,同样是一个让人震撼的数字。还有与整车、零部件相关的原材料加工、机械制造、汽车服务……
4月上海车展与纽约车展一周内同期开幕,跨国公司老总不约而同地拥向中国,可见“金矿”的吸引力有多么巨大,至少比美国大。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汽车产业的进步与外国汽车巨头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归纳起来,通过合资或者其他方式:第一、带来了先进的产品,使中国汽车一步跨越了几十年,中国的消费者也享受到了“世界同步”的待遇;第二、带来了先进的理念、管理、标准……这都是汽车生产的无价之宝;第三、带来了整个体系能力的提升,这使年轻的中国自主品牌受益匪浅。可以这样说:没有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今天。
接下来言归正传:中国汽车需要什么样的淘金者?
在中国,随着保有量、产能的高速增长,汽车的“负面效应”也日渐明显,因此,汽车企业以什么样的方式“淘金”也引发了人们更多的关注。相比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汽车发达国家,中国的开放程度是最高的,中国以博大的胸怀提供了最优厚的竞争环境。汽车生产中,整车企业是“集大成者”,同时,也是利润最高的,其利润来自汽车销售、配件供应、汽车服务等,几乎涉猎汽车从“生”到“死”的各个环节,因此,整车企业必须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中国是最大的汽车市场,同时也是利润最为丰厚的地方,那么,无论车企无论是为了追逐利润还是承担责任,中国的消费者都应享受到世界最好的产品、最便宜的价格、最尊贵的服务。“减配”的产品输入中国;通过“改头换面”赚取过高利润。还有,维修中损坏一个小件就要更换总成的服务方式……最终,损害的是这片大家共有的汽车沃土,长远看自身利润、品牌形象也会受到影响。
既然中国提供了好的市场环境,就跨国公司(无论整车还是零部件),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选择中国的供应商,尤其自主品牌的供应商,这是应尽的义务,自己也可有效地降低成本。
不得不说的是,国外汽车企业在生产“外移”的过程中,应在全产业链条上保护中国的环境,与中国的企业拥有更多、更深的高技术方面的合作,毕竟大家共同居住在一个星球。
一个家庭有了汽车以后,一切变得快捷高效,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与此同时,这个家庭也成为了汽车企业的“打工者”,如何让家庭成为快乐的“打工者”,省心省力又省钱,需要车企付出点儿辛苦,当然付出的不单单是车企。
总之,中国汽车市场是一个生态系统,需要全世界的汽车企业共同爱护,才能更健康、可持续的向前发展,这对中国有利,对世界有利。
(蓝畔)(独家供稿新浪,新浪汽车博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