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国家统计局6月14日公布,5月份CPI同比上涨5.5%,环比上涨0.1%,创下本轮通胀新高。

解读
食品价格上涨是CPI上涨的“主推手”。5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7%,主要受猪肉、鸡蛋和水产品类价格维持较大涨幅的影响,特别是猪肉价格的持续上涨,目前猪粮比达到7.5,远高于5.5的盈亏平衡点,反映当前猪肉供给偏紧。而前期快速回落的蔬菜价格也出现降幅收窄的态势。由于农作物自身的生产特点和规律,一般而言,5-7 月食品供应增加,价格有所下降,CPI 环比也将下降(2007年是一个例外)。自2001年以来,历年5月食品价格环比平均下降0.67个百分点,CPI环比平均下降0.21个百分点。但在今年5 月,这一规律不再发挥作用。受季节因素影响,食品价格环比虽然也出现下降,但由于受长江流域旱情造成蔬菜和水产品上涨、以及猪肉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5月食品价格环比仅0.3个百分点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历史均值,从而对CPI环比不降反升带来一定影响。

翘尾因素对5月CPI上涨影响明显。5月CPI同比增长5.5%,其中有3.03个百分点是翘尾因素,只有2.47个百分点为新涨价因素。翘尾因素对5月CPI上涨贡献45%。

6月份通胀形势依旧严峻。一是猪肉价格将延续上涨趋势。猪肉供给偏紧这一局面在6月还会延续,未来一段时间猪肉价格的上涨幅度有可能超预期。二是近期发生的大旱和洪涝灾害会对粮食生产产生不利影响,粮食价格有可能大幅攀升。三是发改委自6月1日起上调部分省市的工业用电价格,调价幅度近3%,这将对非食品类CPI产生一定的影响。四是受高达3.55个百分点的翘尾因素影响,6月CPI仍将上行,且有可能创下本轮通胀的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