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几种奇毒杀人




生命中几种奇毒杀人

         -----《洗冤录》中的各种奇毒与防范

 

我的专业是警察学,还是在英国学的警察学。可是我的脑子中,装的都是中国农村的传统思想。都是我姥姥告诉我的。

姥姥说:“别喝夜里放在院子中的水,四脚蛇会从水上爬过,流口水在水中,喝了会中毒。”

姥姥说:“老母鸡年头多了可别吃,伤人。”

后来我才知道,这大部分是《洗冤录》里记载的。所以俺看《洗冤录》特亲切。

现代人的情结是:返璞归真。

吃手做的豆腐;穿手工织的布;用自制贺年片拜年;用清代的木版印制年画…

机器的产品现代与规整,但抵挡不住传统手工制品的韵味。

《洗冤录》中的侦查方法,是一种“无仪器检验方法”。这些方法,不借助现代仪器,只是用日常的生活用品:醋、酒、伞、碗…凭智慧断案。

    

 

科学问题:

1.        鸡会食物中毒有科学性吗?

2.        十年鸡头胜砒霜有科学性吗?

3.        厨房中怎么发现肉中有毒?

4.        空屋也伤人吗?

 

宋慈绝活:

《洗冤录详义》清 许梿(珊林) 编(清咸丰四年甲寅(1854))记载“意外之毒。”中有:鸡毒,夏不食鸡。

 

恐怖故事

洗冤录详义中有一章:意外之毒

按《洗冤录详义》,厨房里会有许多意外之毒:

一.   食物相克

如苋菜与鱉并食有剧毒。

书中有个恐怖故事,一个老汉吃王八时又同时吃了苋菜,突然病倒,大呼小叫。面部变形,二十四小时病死了,验尸法医刚到,忽然尸体的口中,鼻子中、耳朶中都涌出几数只小乌黾。小乌黾爬岀房子,走到马棚之中,爬到马尿上就化成了水……

    二.食物意外:

茅舍漏滴肉上食之杀人。

三.食物遍攺及禁食:

1       物有形色变异:如白鸟乌首。三足鳖。有剧毒。

2物肉变怪:如肉落地不沾灰尘。

3      物肠藏变改:如肝色青暗。

 

 

古代疑案:鸡头杀人

十年鸡头胜砒霜,一听这个词,大家可能会吓一跳,这个鸡头,这个老母鸡,我们经常的吃,真的可能有毒吗?真的可能十年的老母鸡比砒霜还厉害吗?我们问大家几个问题,吃老母鸡真的会有的时候有毒吗?十年的鸡头真的像砒霜那样毒吗?人吃五谷杂粮肯定会生病,吃到这些个物品的时候,生病恐怕也是难免的。空旷的物资,很古老的庙宇,我们进去是不是也会伤人呢?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开始今天的讨论。

十年鸡头胜砒霜

今天开篇的故事是什么呢?开篇的故事是当妻子受别人凌辱的时候,医生的绝地反击。

      丞相冯延巳。平日喜食老母鸡。忽疾头风,咽喉肿痛。众医无策,有太医吴远绍入丞相府诊治十日,药方三日一易。丞相病轻能行。

   吴太医妻探望丈夫于丞相府,丞相冯延巳于楼上观之大惊,美色绝伦,倾国倾城。三魂七魄尽被勾去。丞相思恋,三日病重,急唤太医入府。

    一日太医吴远绍煎药于庭院,忽见丞相下床,潜入后院,太医疑之随之。忽闻妻子哭声,近而视之,妻子竟在丞相府内。丞相将太医妻抢入府中,太医一岁儿无乳饿死。太医欲报仇,然冯家兵多势大,无从下手。丞相喜食野味:鹌鹑、鸪、竹鸡等。太医遂加药一味。丞相病重。丞相震怒,太医入牢。皇上亦震怒,召太医责诉。

太医对皇上:丞相冯延巳。平日喜食老母鸡。咽喉肿痛。实为食鸡慢性中毒。因为南方老母鸡爱吃半夏。南国鹌鹑,野食半夏。半夏久蓄体内而为毒。治则以生姜、甘草;害则加以半夏。皇上遂令太医无罪,放太医妻回家…

 

 



你看过斗牛没有?这牛长着两个大犄角,干什么用?斗,这个牛发情了,两个犄角斗,所以有斗牛。这是生物界净化出来的两个犄角。那么我们今天讲的这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宰相叫冯延巳。

冯延巳这个人就好一口,爱吃老母鸡,天天要和鸡汤,顿顿吃鸡。过去古代人认为鸡是大补,鸡有五德(文、武勇志忠),说天天吃老母鸡,吃着吃着突然有一天,病了。医生一把脉,说得的什么病?头风,什么症状呢?咽喉疼,喘不上气来,眼看就要死了,他头疼。宰相病了,这朝里头就着急了。赶快,说现在哪个医生治病最好啊,说吴太医治病最好,所以赶快把吴太医叫来了,吴太医叫吴远绍,吴远绍进来之后,给冯延巳一把脉,说这个病看来病的不轻。吴太医就亲自诊治,开药方。这药方是怎么开呢?三天一换,三天一换,到了十天的时候,吴太医的身体好多了,嗓子肿也消了,头疼也好多了。

吴太医已经在宰相府里呆了十天,吴太医家里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叫小乔,小乔长的很小巧,但是非常漂亮,而且还有一个一岁的小男孩,这个小乔正在哺乳他们的孩子,可是十天丈夫从宰相府里不回来,小乔就着急了。小乔着急了,说我能不能到宰相府里看看我先生呢?就雇了一顶轿子就抬到宰相府里,一到宰相府里,门房一通报,小乔进去见丈夫,两个人一见,十天没见了,夫妻感情非常好。

这个时候,一双罪恶的眼睛在二楼里往外一看,谁呀?宰相冯延巳。冯延巳一看,说哎呀,哪来这么一个漂亮女孩呢,是吴太医的老婆。

冯延巳非常好色,他这么一看,睡不着觉了。这个人,宰相说是美色绝伦,倾国倾城。怎么办呢?晚上睡不着觉了,这叫什么呢?三魂七魄,尽被勾去。宰相一看这晚上睡不着觉,睡不着觉怎么办?病又发了。

 这回得的是什么?由相思病引起的。这个宰相也是个恶霸,看到谁家的媳妇漂亮他都难受。这晚上睡不着觉了,又把太医说的,本来大家看,这十天诊治,媳妇来了,本来两个人说,说我明后天就回去了,说你赶快回去吧,咱们孩子最近身体还不好,小乔走了。可是没想到,这个宰相一病,又把吴太医招来了,说这回你常住吧,你在这儿值班吧!吴太医这时候没办法,就住在宰相家里。这次一住住了多长时间,一个月。这吴太医在宰相家住,天天想老婆,想孩子。这孩子一岁多,还经常的发烧,经常的生病。

这一天,吴太医每天起来给宰相诊完了脉,就在家里头熬药,熬药在什么地方熬呢?在后院的门口,一个小沙锅拿个扇子扇这个火,结果扇着扇着,这一天,吴太医在在这儿扇着扇着一看,怎么不对啊,怎么了?宰相不是病了吗?宰相怎么从床上起来蹑手蹑脚的到了后院呢?吴太医说的,本来他是自己说他病很重。我在这儿给他熬着药,他蹑手蹑脚的怎么到了后院呢?吴太医这时候心里就打了个问号。他这一边熬着药,就起身往里面看,结果一看,宰相把这个后院的门一打开,里面出来两个门童,和宰相低声的嘀咕了两句。两个人就走了,宰相就进去了,进去了以后,这个门“咯吱”一下就虚掩着,吴太医说这是怎么了?吴太医也悄悄的跟到门口,往里一看,这么一看不要紧,这一看,吴太医吓了一跳,里面出了什么事了呢?不是。吴太医居然在里面看到了一个女人在哭泣,低声的哭泣,并不大声,但吴太医一听,说这不是我媳妇小乔的哭声嘛!吴太医这个时候就隔着门缝,他也不敢仔细看,隔着门缝这么一看,说里面这个女人像我媳妇小乔啊!吴太医这时候赶快揉了揉眼睛,吴太医说,可能我是在这儿想老婆,想孩子,又产生的幻听、幻觉。

 



吴太医说,我有一个办法确定这里面是不是我老婆,看着像,但是我老婆是个小耳垂,这个小乔哪都长的好,就是耳垂不大,是个小耳垂。他说我看看这个女孩子,里面这个哭泣的女孩子,如果是个小耳垂,那一定是我老婆。这吴太医又从门缝里仔细一看,哎呀,不看则已,一看就是个小耳垂。所以吴太医这时候说,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把我的媳妇小乔抢到府里了吗?我在这儿给他天天诊治一个月,他原来干了这么缺德的事,而且一看妻子满脸是泪。这时候,吴太医应该怎么办?

    第一个办法,一脚踹开门去,上去照样宰相(冯延巳)就是两大嘴巴。吴太医是个什么人?一个儒生,他有这个本事吗?宰相当朝一品,你能跟他斗吗?

    第二条,敲鼓,上大堂告宰相(冯延巳),能告吗?你告的过人家吗?

    第三、我回去磨把刀,磨刀霍霍,晚上趁着冯延巳喝药的时候,我一刀把冯延巳宰了。第三种方法。

    都不行,你要是吴太医,你该怎么办呢?这吴太医想来想去回去了,一句话没说。第二天早晨,吴太医回家,跟这个宰相说,说我得回家看看,孩子病了,宰相说你回去吧!吴太医回到家里一看,哎呀,雪上加霜,一看妻子真的没有,还出了一个塌天的大事,怎么回事?一岁的孩子由于没有人哺乳,把他妈妈抓到宰相府里去了,这个孩子没有奶水,饿死了。

    夺妻之仇,杀子之恨。这吴太医说我一介儒生,我就打不过这个宰相吗?吴太医应该怎么办呢?回到宰相府,吴太医什么话都没说,照样给宰相号脉、开药。这个宰相最爱吃的这些个野味是鹌鹑、雏鸡还有老母鸡,好,吴太医就拿起笔来,在他给宰相下的药方里又添了一味药,吃吧!过了三天,宰相的病越来越重,嗓子也说不出话来了,头也疼,也下不了床。

    这个时候宰相也防着吴太医,大怒!来人,就把吴太医抓到大牢里,眼看着宰相就要死了,皇上也着急了。皇上就把吴太医叫来了,皇上说你看你怎么治的这个病,一个多月了,越来越重,现在话都说不出来了。你把药方拿来我看看,是写的什么药方?这个时候,吴太医跪倒在地,吴太医说,我现在真情说出来,皇上您听着。吴太医说,宰相(冯延巳)得的是什么病呢?因为他平时爱吃老母鸡,我来这么一看,咽喉肿痛,就是吃老母鸡的慢性中毒的症状。

为什么呢?南方老母鸡在外面散养,散养的时候有一味中药叫半夏,大家知道什么半夏吗?一半的半,夏天的夏。这个半夏这一味药,不管是鹌鹑也好,诸鸡也好,都爱吃这种草,结果吃完了以后,大家知道半夏是一种带毒的中药,慢慢的身体里就积累了这个毒,半夏在身体里的毒越积越多,越积越多,怎么办呢?如果这个时候你要是吃了这种吃半夏的老母鸡,你就会头疼,咽喉肿痛,这是慢性中毒的征兆,所以冯太医就跟皇上说,我一看宰相得的是这个病,我就给他加了两味药,一味是生姜,一味是甘草。

    大家知道,生姜和甘草都是解毒的,这样宰相的病就慢慢的好起来了。但是,皇上你知道他有多恶心吗?多恶毒吗?他把我妻子霸占了,把我的儿子饿死了。我不报这个酬,我枉为男人。那么我怎么报这个酬呢?我就在他的中药方里,把这一味药,叫半夏我又给加进去了。他本来就是半夏中毒,这个半夏我又给加上了量,这个半夏还有一个名字,叫“药狗子”,如果你吃多了,就是口腔、喉头、消化道都引起剧烈的刺激,舌头会麻,说不出话来,全身麻木、呼吸困难、痉挛,最后是麻痹而死。所以说现在皇上,宰相冯延巳就是要麻痹而死了。您看着办吧,皇上,你为小民作主。

大家看这个食物链,宰相爱吃老母鸡,老母鸡爱吃半夏,这样,这个链条形成了,治很好治,吃甘草、生姜这么治,不治,你再给他加一点半夏,他就必死无疑。所以大家看,太医很有办法,他不点破病因,再加了一点半夏,神不知鬼不觉,杀宰相于无形之中。所以这个太医是个高人。皇帝一听这个,哈哈大笑,说既然这样,把你的妻子我保证放回去,让宰相给你赔礼道歉,你回去吧!把这个吴太医从监狱里放出来。

   

    丞相本来是因为食用有毒的鸡而咽喉肿胀;

    鸡又是因长期吃半夏草而变的有毒;

    这样,治疗方案是用甘草逐步解毒;

     杀人的方案是不点破病因,再加一点半夏,神不知,鬼不觉杀丞相于无形之刀。太医高人也!

 

模拟实验:

明人笔记
  京口王一之为福言,姑苏一人,出商在外,其妻畜鸡数只,以待其归,凡数年而返。一曰,杀而食之殆尽,抵夜死矣。邻家疑其有外奸,首之官,妇人不任拷掠,遂自诬服。太守姚公堂上任,阅其事而疑之,乃以情问妇人,以食鸡对。守亟令觅老鸡数十,令当死囚遍食之,果杀二人,狱遂白。盖鸡食蜈蚣百虫,久而蓄毒。故养生家,夏不食鸡,当庖者宜慎之。

《洗冤录》里也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历史上有一个苏州人,他在外面经商,经商非常的辛苦,叫“过桥屈驾马,有路莫登舟。”

他与跟妻子的关系非常好,妻子说先生你这次走,出去多长时间啊?说我这次攒够了本钱,我要到南方去贩木材,我再把木材运回来,少则两年,多则三年。夫妻生离死别。妻子说,先生你看,咱们今年孵出来这么一窝小鸡在院子里跑,先生我把这个小鸡养大,你什么时候回来,咱们两口子把这些小鸡杀了,咱们吃鸡。好,这先生说好了,两个夫妻洒泪而别。

    结果先生一去五年。五年回来,这五年之中,左邻右舍就怀疑了,说这个女孩子,这么漂亮,先生在外面五年,会不会跟别人有奸情呢?左邻右舍就传说这个事。传来传去,传来传去,正好五年了,先生回来了。先生回来,两口子一看,哎呀,说你可回来了,咱这老母鸡都长了五年了,咱们正常吃这鸡都不到一年的小鸡,他这是五年的鸡。把这个鸡杀了,杀了晚上就给先生炖了,炖了先生吃了以后,第二天早晨女孩子一掀背一看,先生死了。这左邻右舍就告了官,说这个女孩子有奸情,先生五年在外回来,把先生毒杀了。

太守叫姚公堂,姚公堂升堂,把这个案卷一看,再问妻子,问这个女孩子,你昨天晚上给他吃的什么?他说我们两个夫妻约定,要吃这老母鸡,五年了。这个时候,这个姚太守,姚公堂就问,说你家还有没有老母鸡?说:“有啊,十几只呢,这是其中的一只”。好,说你把剩下的那九只老母鸡都给我拿来,拿来之后,姚公堂调出一个死囚犯,跟死囚犯说,说明天反正要砍你的头,你敢不敢今天吃了这个老母鸡,你吃了这个老母鸡,不死老天爷有眼,你吃了算你自己认倒霉,这个死囚犯说没问题啊,我敢吃这个鸡。

把鸡杀了、煮了,让这个死囚犯吃,结果吃了,第二天一看,哎哟,这个死囚犯真的有中毒而死,所以大家看,这就是《洗冤录》里讲的,你看他讲的是什么呢?

“鸡食蜈蚣百虫”,这个鸡啊吃什么呢,吃蜈蚣、吃百虫,久则蓄毒,食之杀人,吃蜈蚣、吃百虫,这些个蜈蚣百虫都在鸡身深积了毒,你再吃杀人,所以养生家,鸡老不食,所以懂得养生的人,不吃老母鸡,还有一种说法是,夏不食鸡,夏天的时候不吃鸡。

所以大家看,老母鸡有毒是杀人的凶手,所以姚公堂是个好官啊,尽管他对这个女孩子也有怀疑,他就做了个吃老母鸡实验,结果这个运气不佳的死囚为此献了生命,这姚公堂发现三大定律:

第一个,老母鸡有毒。

第二个,老母鸡是吃了有毒的蜈蚣才变成有毒的。

第三个,夏天不要吃鸡。

空屋邪毒

房屋园林久闭其中,毒气最盛,切莫急入。盖久闭宅舍,阴一潮诊,淫毒闭结。不散甚广。或狐淫邪魅,借以潜纵。蛇虫恶兽,从而盘居。

明彭将军征寇入蜀,偶过禅院,规模宏敞。询之士人云,巳百年无僧。彭虑有伏寇,率兵而入。前殿中有黑鹏,夺门飞去。殿无异,又进之。军士头痛,彭亲入亦然。有蝎自梁蠢蠢而下,大如琵琶,彭遂火其寺。



《洗冤录》里这些记载,大部分岀自经验。未必都科学。可这反映的是祖先们敬畏自然,躲避“虚邪贼风”与生活中各钟毒物侵害的经验。

小时候,姥姥总嘱咐一句话:“遇事躲避着”。是呵,人生有七灾难,生活中有各种意外之毒,记得姥姥的话,小心点呵。

祝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