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金点子”看安徽
——给36位“金点子”获奖者的一封信
36位“金点子”获奖者:恭喜你们!
不知道,你们看了2011年5月27日,人民网在地方领导页面上,挂出的标题为“聚焦安徽十二五,助力崛起献良策”安徽网上“十二五”建言征集活动结束,10大人气“金点子”产生的帖子,作何感想?
我认为:安徽征集“金点子”活动,特别显要的一点就是,为安徽在2011年“十二五”开局之年,起好步、开好局,最“露脸”的一次活动,透过“金点子”让全省乃至全国人民看安徽。因此,“金点子”活动,不应该是结束,而应该是刚刚开演。
透过“金点子”看到安徽什么?又能看到安徽什么?
安徽网上“十二五”建言征集活动,人们真正想看到的不是随着所谓的10大人气“金点子”产生而结束,而是真正想要看到的是安徽对所谓网友投票评选上36个和391条“金点子”第一步落实的满意答复!
说实在话,等我看到征集“金点子”已经很晚了,基本上是接近尾声,慌忙发了11篇帖子,编辑放行上传7篇,其中《加快转变是安徽加快崛起的关键》的帖子有幸获奖,这要真的感谢“金点子”组委会对我帖子的宽大。
但是,我首先申明:积极参与“金点子”,又急急忙忙写了那么多,绝不是为了什么奖不奖的,而是为我们安徽加速崛起尽一份“建言”之责,请安徽省委督查室代我为革命老区小学生点买书捐给老区的学校,我也希望36位“金点子”获奖者,也把奖金捐出来为革命老区小学生点买书,首先让“金点子”在革命老区小学生心里发光。我想:写“金点子”的人,不缺这几个钱吧?我认为,作为安徽人,为安徽加速崛起“建言”是责任,难道说作为一个安徽人给自己安徽“建言”还要奖励?换句话说,不奖励就不“建言”了?安徽人有那么“扁”吗?我们要让全国人民看到安徽人还行!还像个人样!
然而,我也要把群众对“金点子”评选的意见带上来,有位老兄搞的我很难为情,他看了“金点子”评选结果之后,对我说,你还参加“金点子”活动呢?“金点子”搞的“啥家伙”?错处之多,这那里是什么“人气”,简直是闹笑话“气人”。
第一个笑话:张冠李戴。你看把你的《给“金点子”活动出个“金点子》的标题,用在被评选为10大“金点子”的第6个“金点子”的黄建祥帖子的头上,你去起诉他。
第二个笑话:高谈阔论。10大人气“金点子”除了词不达意,语句不通,错别字多之外,大都是不现实的幻想,没有多少实践价值。
第三个笑话:故事讲过了头。“十二五”就那么短短的五年时间,发展“徽商”就是空谈。要知道“徽商”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发展的。“徽商”就是历史故事,不能拿历史故事说“安徽加速崛起”的事。历史一去不复返,“徽商”现在不可能再度重现,永远都不可能再度重现。所以,把那些扯得太离谱东西,当“金点子”只能是开玩笑!
我说,你对“金点子”活动不要这样刻薄。他说:这不是刻薄,这是我在意。不怕群众意见大,就拍群众不讲话,群众说话恰恰说明是对“金点子”活动在意。
说的是这个理,应该说,搞征集“金点子”活动,别人怎么看?怎么想?怎么说?这是不能确定的,也是确定不了的。但是,能确定的,绝不能把“金点子”活动作为“故事”的开头就那样简单的结束,需要的是回头看,回到当时“创意”的初衷上来,把“金点子”活动做完美,好好的问一问以下几个问题,把“故事”继续讲下去。
第一,是否达到“聚焦安徽十二五,助力崛起献良策”为主题的目的?
第二,是否达到了围绕安徽省“十二五”规划内容而展开的客观上在5年内能实现的“建言”目的?
第三,是否达到了听取民声、了解民意、集中民智,为广大网友参政议政平台的目的?
第四,是否达到了引导和汇聚广大网友热情和力量,营造安徽加速崛起良好环境的目的?
所以,对投票选出的36个获奖的“金点子”,尤其是选出的所谓10大“金点子”,不但让人们站在全国的角度上看“不落后”,而且能看到在“十二五”期间实现的“雏型”,这就是最“露脸”的地方。不然的话,人家看了当然就会说“啥家伙”了。
“金点子”给人“啥家伙”印象不要紧,要紧的是要抓紧采取措施补救,把征集的“金点子”放到“聚焦安徽十二五,助力崛起献良策”的初衷上来逐条考量,把能实现的“金点子”制定出保证措施和时间大限,“倒计时”的一并挂在网上,以便引起全省人民更大的关注和监督“金点子”的实施。
一个建议,挂在网上,千人看,万人瞧,安徽人在看,全国人都在看。人们透过“金点子”看安徽,就是要看到“金点子”在“聚焦安徽十二五,助力崛起献良策”—推动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上在起到作用!如果,对评选上的36条“金点子”,尤其是10大“金点子”在“十二五”不能实施,而又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就不能视为“金点子”!
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