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把为民负责看重一点”是为官的责任与使命


                “应把为民负责看重一点”是为官的责任与使命


                                         娄义华


  

    近日,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在南阳、信阳、洛阳调研时,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牢记责任使命、突出发展为民,应把为民负责看重一点。(大河网 11月7日)

   卢书记用最朴实的言语,道出了为官的责任和使命。“应把为民负责看重一点”多么朴素,这是对全省党员干部提出最实际的要求。这正是“执政为民”最通俗的表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坚定执政为民的理念。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必须始终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统一,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统一,坚持完成党的各项任务与实现人民利益的统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努力地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对执政动机最直接、最根本的判断,就是看执政党是否真正用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看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否无私无畏、身先士卒地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把关心群众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实。一句话,就是看执政为民的认识和实践是否相一致。因此,执政为民的崇高理念,必须在实践中经受检验,在实践中升华和体现。近几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抗击非典、四川汶川抗震救灾、玉树抗震救灾、西南大旱灾等等壮举,就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生动而具体的实践,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执政动机与执政实践的高度统一。
   
    为官者代表谁的利益执政,这是任何一个执政党都必须认真回答和切实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不同的执政主体有不同的执政动机,也体现着不同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执政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因此,我们党执掌政权的全部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的、能够忠实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我们当了人民的代表,必须代表得好。”他还强调,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符合人民的利益,这就叫为人民负责。要把人们的利益放在首位,要看得重一点。

    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是老百姓对为官者的责任与使命最通俗的表达,最衷心的希望。历史发展至今,有多少为官者只为个人私利,将老百姓的利益抛到九霄云外,他们的下场有目共睹。不得民心,失去民心,最终落得身败名裂,遗臭万年,后代唾骂。希望在任的官员,以史为鉴。

    在当前,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执政的工作重心。在这些新课题、新要求下,如何兼顾广大人民的利益,以人为本,逐步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需要通盘考虑,不能为了发展急功近利,拔苗助长。为了完成某个指标,达成某个任务。为了自己的官帽和前途,而不惜牺牲人民的利益。这样的为官者,定会受到人民的唾弃。会在历史的时空排序中,留下骂名。民为贵,自古以来好官都是爱民如子。不爱民,不为百姓办实事,长治久安就无从谈起。建立和谐社会就是一句空话。执政为民,就要不断强化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全局意识。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尊重老百姓。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真正按规律办事,真正对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杜绝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假、大、空,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杜绝缺乏调查研究,拍脑门决策。人民利益至上,转变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才不辱使命。内乡县衙有一幅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古人尚且如此强调为官之道,共产党的干部更应该把为民负责看得重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