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创业之合伙人与容忍度


投资创业之合伙人与容忍度


  观察了许多的创业者,包括张雪奎老师指导过的创业人,超过半数的选择的是合伙,而合伙人就像现在的婚姻一样,破裂的多,完美的少,创业初期艰苦奋斗的时候相互之间还可以容忍,一点企业进入发展阶段,合伙人之间没有了创业初期的巨大压力,就会矛盾大爆发,许多企业也就此寿终正寝。

  中国企业最常见的聚散模式就是公司创办之初,合伙者们以感情和义气去处理相互关系,制度和股权或者没有确定,或者有而模糊。企业做大后,制度变得重要,利益开始惹眼,于是“排座次、分金银、论荣辱”,企业不是剑拔弩张内耗不止,便是梁山英雄流云四散。所以如何正确处理合伙人的关系是创业极其重要的一课!投资理财讲师张雪奎关于合伙人相互容忍的观点,希望对创业者有所启发。

  一般创业者选择的合伙人无非是同事,朋友,同学,客户或供应商,极少会超出这个相互熟悉的圈子。而且往往选择的合伙人和自己的身份相似,例如:业务员和另外一个业务员合作,工程师和另外一个工程师合伙。但是当你创业后,马上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分工问题,如果你与合伙人身份类似的话,分工不当会直接导致你公司的快速死亡。张雪奎老师认为这种合伙结构缺乏互补性,没有达到1+1大于2合伙目标,上下游之间合伙,销售与生产技术合伙,投资于产销之间的合伙,产供销之间的合伙,其合伙效益都将大于同类之间的合伙。

    不管是什么形式的合伙人,几人大家走到一起来了,互相之间就要包容,不能够互相包容,那么散伙就是必然,损失的是全部合伙人,张雪奎老师先给大家看一个案例:

    湖北沙市的小华和小林是两个出生入死的铁哥们。一起混迹江湖,共同打拼。因为抢地盘,与其他人发生争执,捅伤了他人,幸亏被捅的命大,活了过来,否则小华和小林就得蹲监狱了。此事后小华和小林发现在江湖上混风险太大,还是得做点正经生意。小华和小林经过考察,两人合伙就做了一家电器品牌在沙市的代理。小林因为没有资金,但头脑非常灵活,经营思路非常好,市场运作能力非常强。小华有资金,做电器品牌代理的钱,基本全是小华投的。小华和小林当时只是简单的口头约定,挣了钱两人五五分成。这家电器品牌也是一个刚创立不久的品牌,品牌知名度在沙市当地不高。初期小华和小林做得非常卖力,苦心经营,过了三年的时间,终于有了大的起色,年销售突破百万元,有了较好的利润。小华因对小林非常信任,基本电器品牌代理的经营全部由小林来打理,小华还兼顾做其他的生意,只是偶尔到店面关注下他们合伙代理品牌的事情。

  随着电器品牌代理成了一棵摇钱树,小华和小林发生了严重的矛盾冲突。小林不满足与自己的分成比例,提出要六四开,自己占六,小华占四,因为电器品牌能成为摇钱树基本上都是小林的功劳,如果没有小林的市场运作和店面经营,电器品牌肯定做不了这么好。但小华对小林的要求非常不满,认为小林属于得寸进尺,无理要求。代理电器品牌的钱全部是小华投的,小林一分钱也没投。小林现在狮子大开口,要六四分成,小华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两个人争执不休,小华的家属也加入了战斗,最终小华和小林不欢而散,小华把小林扫地出门,自己亲自披挂上阵,经营电器品牌的代理,小林只好另起炉灶,做了另外一个品牌的代理生意。经过这么一折腾,小华和小林的友谊荡然无存,两人反目成仇。铁哥们是做不成了,朋友更谈不上了。这家电器品牌的代理也因为两人的冲突和矛盾,搁置了一段时间,生意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结果是小华和小林双双损失巨大。

  小华和小林可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铁哥们,又是最佳合作组合,结果是双方缺乏容忍度最终散伙。投资理财讲师张雪奎认为,你要合伙创业,请你首先请评估一下你和合伙人的关系,还有你的容忍度有多大?容忍度标准如下:

  初级容忍度:你的合伙人把和女朋友一起看电影的出租车票拿来公司报销了;

  二级容忍度:你的合伙人每天10点半后来公司,每天下班前1个小时就消失了,而且并没有告诉你他去哪里了;

  三级容忍度:你交代给你的合伙人给某个客户送货收款,他竟然送了货后,空手会来了,并却告诉你,这个客户人品没有问题,款肯定会给的,而你认为这个客户一定会赖帐;

  四级容忍度:你的合伙人给别人说公司他是老板,你是替他打工的;

  五级容忍度:他对你指手画脚,直接吩咐你去干这个干那个;

  六级容忍度:你的合伙人提出他应该股份多点,你应该少点;
  
  请问,以上六个级别的容忍度,你的容忍度可以达到那个级别?对方的行为达到那个级别您会考虑是否要和对方继续合伙下去呢?

  以上事项是众多的合伙人散伙的主要原因。但是,投资理财讲师张雪奎认为,这些都不应该成为散伙的理由。对于以上6级事项,张雪奎(欢迎订制张雪奎讲师投资创业课程13602758072)老师告诉正确的做法就是一个字:忍!

    有人说:老师,是可忍孰不可忍!我拼了,老子宁愿不赚钱也不和这个王八蛋合伙了!那么有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呢?答案是:有!既然你不能忍,那你必须可以找到一个可以容忍你的合伙人!就这么简单。

    但是又有人说了,老师,我这个人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不想去容忍别人,但我也不需要别人容忍我。真的吗?那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迄今为止,张雪奎老师还从来没有见过不抱怨合伙人的合作者!打架动刀子,上法院的倒是见过不少。

  那么难道就只有忍了吗?当然不是,也有绝对不能容忍的事情,张雪奎老师列举如下:

  1、合伙人收了客户的货款装进自己口袋,对公司说客户没付款;

  2、合伙人非要把自己不学无术的小舅子搞到公司来当销售部经理;

  3、合伙人在公司财务刚刚好转就提出买一辆别克;

  4、合伙人发现客户有新产品的需要,然后在外面又搞了个公司……

  能看出容忍和不能容忍之间的差别吗?简单点说:凡是涉及个性,面子,习惯,沾点小便宜等等方面的陋习,你必须学会容忍,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利益才是最大的目标;凡是涉及到损害公司利益的,你必须学会不容忍!不能让企业被合伙人的私欲毁掉。
  
  题外话:合伙人把老婆弄在公司的人,只能让所有的员工及客户极端讨厌他的老婆,不会起到任何其他的效果,切记切记,不可容忍!

    有人问了,那么怎样才能够保证合伙人之间能够长期合作?就此问题,张雪奎老师认为,非常好的合伙人、适合企业长期发展的合伙人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大家既然能够走到一起,就有其理由和必然性,接下来的就是如何安抚、使用、管理合伙人的问题。张雪奎(欢迎订制张雪奎讲师投资理财课程13602758072)老师认为仅仅有一般的规章制度管理是不够的,如果规章制度就能管住合伙人,一切就会变得简单化。张雪奎老师有三点意见可以供参考:

    1、分工合作。需要明确如下问题:

  一是合伙人之间的权限及其管理分工;
  二是合伙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三是合伙人之间的日常工作运行机制;
  四是合伙人之间的表决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

  2、合伙人要有员工意识

  合伙人出资设立企业,就是企业的老板。很多合伙人之所以愿意作为合伙人,是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是老板,可以自己说了算,没有太多的约束。老板意识过浓反映了员工意识缺失,这种主导意识对企业的有效管理是一种危害!都是老板,谁也不服谁,轻则管理混乱,重则各自为政,合伙人决裂是迟早的事情。

  员工意识要求合伙人充分注意到自己的双重身份,即老板身份和管理层面上的被管理者的身份,要模范地带头遵守自己参与制定的规章制度,服从管理。只有这样,企业才可能有有效的管理,才能稳定健康的发展,才能保障合伙人之间的最大利益。

  3、勤沟通、多交流

  中国是一个讲究人际关系的国度。没有规章制度不能保证企业的理性和规矩,但没有在制度之外增进感情和增强凝聚力,团队精神尤其是合伙人之间的团队精神就难以形成。勤沟通、多交流,就要建立充分沟通、充分交流的平台。

  合伙人尤其是核心合伙人在工作中要注意多协调多商量,避免摩擦。对于工作中出现的争端,要以理性的态度在合伙人争端解决机制内解决,容忍度和妥协在合伙人之间是必须的,但是要有原则。

  八小时之外的交流,非常有助于增进感情和增强凝聚力。比如,一起参加户外活动,定时共同参加体育锻炼,不时轮流做东小聚,集体外出旅游等等,都是很好的方法。张雪奎(欢迎订制张雪奎讲师投资创业课程13602758072)老师认为,特别是对于企业成立周年纪念日等重要的日子,更值得企业投入必要的经费举行活动,合伙人之间也有必要做专门的庆祝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