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Christopher Pissarides教授


    刚采访了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Christopher Pissarides教授。他的"搜索与匹配"理论能够用来解释就业与收入,也能分析"婚姻市场": 为什么中国男人比女人多了三千万可还有"剩女"?他说这就是典型的"搜索摩擦",对配偶的要求复杂,信息不充分,交往还要相互适应,当然不容易匹配。

    皮萨里德斯教授认为,中国现有的通货膨胀相对比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不构成太大的问题,反而对就业有好处。政府如果想保护低收入家庭生活质量,可以用针对这一人群的补贴政策,而不是直接干预商品的具体价格。社会保障政策应与经济政策分开,才不会让市场在人为扭曲的价格指导下迷失方向。

    皮萨里德斯教授还认为,中国"人口红利"下降并不可怕,让年轻的劳动力通过教育培训提高生产力和效率,完全可以弥补劳动力数量不足。而伴随老龄化和人囗健康素质的提升,中国应把退休年龄设在65--67岁, 就不会重蹈欧洲各国养老负担过重的复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