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纪天斌等相关负责人来到市公安局赠送锦旗,对市公安局迅速破获故宫博物院展品被盗案表示感谢。然而,一面写有“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的锦旗却招来了不亚于针对故宫安保水平的质疑:堂堂故宫,难道也写错别字,而且还是意思截然相反的错别字?有网友揶揄,仅仅10个字就有10%的差错率,故宫安保的差错率会有多大?而故宫相关负责人昨晚则表示,“撼”字没错,显得厚重。(北京晚报2011年05月14日)
“撼”与“捍”之间,到底具有多大的差距,小学生几乎都能分辨得很清楚,更不必说什么作家、学者和文化研究人员了。知错就改,也是小学生几乎都懂得的道理,然而故宫相关负责人却偏偏就不晓得。于是,自然也就落得了一个“错别字没水平,死不认错的解释更没水平”的贻笑大方。
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主编、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韩敬体老先生看来,“撼”与“捍”实际上是两个“写对了容易,写错了难”的字。“出这种问题,这只能说故宫博物院平时太不认真了,太不重视文字工作。可是,故宫本来就是个研究古代文物和古文字的地方,竟然……”他认为,从这个事情上可以看出,无论硬件有多强,思想方面不注意,出事故真是难免的。
应该说,韩敬体老先生的观点直接揭示了“事故”的原因,也表示出了深深的遗憾。对此,笔者怀疑,故宫博物院是否还会坚持自己“‘撼’字没错,显得厚重”的观点,是否还会依然执拗地一错到底。
正如韩敬体老先生所说,“思想方面不注意,出事故真是难免的。”其实,在此事件当中,设若只要有一个人或者一个环节表现出对汉字书写的重视,就不可能出现这种“死不认错”的闹剧。——故宫博物院是最懂文字、最谙历史、最具文化代表的地方,而北京公安局也是京城警界高知识群体云集的地方,但在“写”与“送”、“迎”与“接”的相互致意中,他们只是看到了“名望”的高贵,却忽略了字义的截然相反。无怪乎网友会说“故宫丢了东西又丢人,没文化真可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细节决定成败。这些都是我们一再强调的文化精神。毛泽东曾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西方世界则认为,“中国的经济崛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文化的崛起!”——那么,当最懂文字、最谙历史、最具文化代表的故宫博物院变得也如此“没文化”之时,中国还有文化可言吗?
中国汉字关乎文化传承、文明特色,关乎民族认同和国家统一,关乎民族复兴和中国崛起。而故宫博物院一字之差、谬之千里却还死不认错,实在是把人中国人的脸面给丢尽了!!!
(李吉明2011年5月15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