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在华盛顿落下帷幕。从会后双方公布的一系列清单来看,在战略对话和经济对话两个层面上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从国内媒体报道的集中度来看,所谓美方将“迅速、全面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和“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的消息无疑是最“令人振奋”的亮点。
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国频频被美欧提起反倾销诉讼,未被承认“完全市场经济”是最主要的原因。根据WTO关于倾销的定义和美欧等国的反倾销法规,对被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进口国在发起反倾销调查时可采用第三国(替代国)的市场价格来计算其产品的“正常价格”,而无视出口国产品的实际成本。在这种歧视政策下,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目前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反倾销案件便是针对中国。而高技术出口禁令不仅有碍中国企业与外部的创新联系,更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形象。
因此,美国若果真同意在上述两方面做出重大让步,无疑将大大改善中国出口企业的境遇,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向前发展。但且慢高兴!美方的这番表态又有多少真实性可言呢?
作为中美两国最高级别的战略与经济全面对话,S&ED覆盖领域之广,牵涉利益之复杂,就算双方派出更超级豪华的代表团,从技术角度看,一些“老大难问题”也很难在指望短短两天时间内就取得太大突破。
在笔者看来,S&ED最主要的功能在于:第一,双方可以在S&ED这个高端平台上,就过去一年来双边关系和当前世界局势的新情况、新问题交换意见,并原则上确定未来一年中美两国在技术层面将继续推进哪些谈判与协商;第二,双方代表在两国领导人的授权下,对两国此前在一些中低层次对话和专门工作组会议上达成的共识和进展予以正式确认——通常,我们只要稍稍关注一下此前中美商贸联委会(JCTT)、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等对话的成果,大致就知道今年S&ED将在哪些经济议题上宣布取得“成果”了。
然而,翻阅去年12月JCTT的会谈成果,笔者并未见到中美在此问题上已有重大突破。事实上,“尽快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诺也并非美国第一次提出。早在2008年6月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SED)、2009年首轮S&ED和2010年第二轮S&ED上,美方也曾做过类似保证,将“通过合作方式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同样,关于放松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限制,美国也曾在第二轮S&ED上承诺将尽快建立一个分层次的出口管制体系,可惜到现在仍未兑现。可见,这一次美国很可能又是在老调重弹和刻意敷衍而已,除非它能给出清晰明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笔者在去年的一篇评论中曾提及,在2010年第二轮S&ED开幕前夕,美国前贸易副代表埃瑟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私下表示,美国不可能在2016年之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当然,2016年并无什么特殊政治含义,只不过距离中国加入WTO刚好整整15年而已。根据WTO的规定,成员方在入世后满15年后,将自动得到所有其他成员对其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正式承认。也就是说,到了2016年,不管美国愿不愿意,它都得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作为S&ED的前身,中美战略对话(SD)和中美战略经济对话(SED)在过去几年一轮又一轮的讨价还价中,能谈的、容易谈的已基本谈得差不多,剩下的就是双边关系中较为敏感和难啃的部分,是双方各自的“核心利益”或“底线”,对谈判对手的底牌也都摸得一清二楚。
而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就是这样一个“老大难”问题,这不仅是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中美贸易,背后有一大帮美国制造业工人、企业和议员在不断施压;并且,对最近几届美国政府来说,这也早已异化成了一个对中国讨价还价的筹码。美方在这一问题上保持模棱两可的态度,试图让中方在某些核心利益,如人民币升值主导权、金融市场全面对美开放、继续买入美国国债等方面做出让步。
其实,早在1988年美国就制定出关于承认完全市场经济国家的六条标准,其中“汇率条款”虽未明确写入,但参照欧盟的五条标准(1.决策没有明显受国家干预;2.有一套按国际通用准则建立的会计账簿;3.生产成本,财务状况未受非市场经济体系的显著影响;4.企业不受政府干预成立或关闭;5.货币汇率变化由市场决定),“汇率由市场决定”却是赫然在目。长期以来,美欧日等西方发达经济体在要不要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方面保持了共进退的态度。例如,2004年欧盟曾试图单独解决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结果却被美国阻止。
在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中国并非等不起。自2001年入世到现在也有10年时间了,就算美方再怎么拖延,说穿了,无非是再多等5年而已。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而非最重要的之一”,这句话在两国最高层已是共识,并广泛引用。近年来,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中美共治”、“G2”等提法不断见诸报端。虽然中国对此未必乐于公开接受,但这一现象本身揭示了中美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对于维护世界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观察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时,大可不必局限于双方在某一议题上的观点分歧和利益得失,而应从整体上来把握中美关系的时代特征和未来趋势。
附录:
2009年7月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美方向中方保证尽快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放宽对华高科技出口 http://money.163.com/09/0730/01/5FEEP49100253B0H.html
2010年5月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美方承诺,将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http://news.sina.com.cn/c/2010-05-25/221620344881.shtml
美国快要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了吗?
评论
编辑推荐
2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