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与洛南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


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
与洛南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
 
费宏伟
 
 
   文化是国家的血脉和灵魂,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从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作出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部署,到2010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出顺应时代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勾勒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清晰脉络。
 
  8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经历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深刻变革。与此同时,一幕更加精彩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大戏正整装上演……
 
  党中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新的历史时期文化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2003年以前,我国电影产量一直徘徊在100部以下,2009年则达到456部,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2010年,影片《唐山大地震》上映17天,票房达5.32亿元,创造了国产电影最高票房纪录。
 
   从2002年到2010年,站在文化产业发展风口浪尖的电影产业描绘了一条华丽的上升曲线,成为8年来文化产业发展成就的一个缩影。
 
    1979年,广州出现第一家音乐茶座,市场力量开始向传统文化领域渗透;1988年,国务院相关部门陆续颁布文化市场管理法规,文化市场的概念得以确立;2000年,文化产业一词被正式写入中央文件……
 
  但长期以来,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相混淆,政府统包统揽。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束缚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厘清了两者之间的关系,首次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2007年11月,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
 
  随后,我国文化产业规模迅速壮大,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7630亿元,比2004年增加了419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相当于同期GDP的2.43%,比2004年提高了近0.3个百分点。
 
  2009年7月,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又一重要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
 
  两个月后,拍摄了众多商业大片的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上市申请获证监会批准通过,成为内地第一家成功上市的影视制作公司。虽然这是资本市场上的一件寻常事,但却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步。
 
  2010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遵循市场规律,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成为各地新的经济增长点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恰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中指出的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系列实践告诉我们,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如何打造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成为关键。推进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各项改革措施有条不紊地推进。
 
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在原北京市儿童艺术剧团基础上自2004年1月转企改制成为股份制现代企业,在新的运行机制下迸发活力。转制当年创收2163万元,其中营业收入1568万元,是转制前的18倍。
 
继2006年北京儿艺在云南昆明建立全国第一个儿童剧基地后,2008年,他们与江苏无锡广电集团联手,建立了星辰儿童梦剧场,开始实施儿童剧演出连锁经营。2010年4月,北京儿艺与吉林省3家演艺企业联合成立的吉林京演儿艺联合剧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标志着作为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先行者的北京儿艺,在跨地区重组、演出院线建设方面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才能在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上取得新进展。不深化改革,就无法加快文化发展方式转变,无法推动文化内在活力进一步迸发。
 
截至2010年上半年,148家中央部门和单位出版社已有102家核销事业编制。地方需要转企改制的出版单位已基本完成任务,全国近3000家新华书店已有2900多家转企改制,需转企改制的35家电影制片厂已全部完成任务,204家省市电影公司、293家影院以及58家电视剧制作机构完成转企改制任务。转企改制的国有文艺院团总数达228家,仅今年新增数即达106家。
 
转企改制使文化单位摆脱传统事业体制的束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转制之后,如何进一步加快发展成为另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打造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成为文化体制改革的更高目标。
 
2009年8月,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进入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鼓励已上市文化企业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等再融资方式进行并购和重组,迅速做大做强。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发行企业债券。
 
2010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宣部、财政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处于成熟期、经营较为稳定的文化企业在主板市场上市;鼓励已上市的文化企业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等再融资方式进行并购和重组;探索建立宣传文化部门与证券监管部门的项目信息合作机制,加强适合于创业板市场的中小文化企业项目的筛选和储备,支持其中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
 
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辽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2004年完成规范转制,2006年8月实现重组改制,2007年12月在国内第一家将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整体上市。2009年又变更名称,以区域性大型出版传媒产业集团和战略投资者的面貌,踏上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征程。上市之后,北方联合出版传媒对北京、上海等地的知名出版策划人和职业经理人,连同他们的策划团队、签约作者、有效出版资源实施规模性并购,相继成立了万榕(上海)书业、智品(北京)书业、万邦(北京)书业等3家公司。除外延式扩张,它还按照行业规律、市场规则,对图书产品结构做出强力调整,放大品牌效应,提高图书产品在细分市场中的竞争力,实现持续稳健的内生性增长
 
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7月,作为湖北省出版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全资子公司18家、控股公司8家、参股公司3家,其下属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包括全省各市州县84家分公司。转企改制以来,企业总资产由21.6亿元增长到81.7亿元,销售收入保持了每年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为国家创造利税13亿元。
 
业界专家指出,要拓宽文化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必须多拳出击。比如在演艺娱乐业、动漫游戏业、传媒业、网络业、影视业、出版发行业等重点文化产业选择一批改革到位、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大型国有或国有控股集团公司,推动上市融资,做优做大做强。
 
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让人们看到了文化体制变革所蕴含的巨大能量。而金融资本大量涌入,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为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由此可以看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大大促进了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前途光明,任重道远。
 
   按照市委提出的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商洛市文化产业五年发展规划》的要求,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以繁荣商洛文化为出发点,突出地域文化,体现地域特色;以历史文化资源和特色文化为重点,加快文化资源综合开发,积极发展具有洛南特色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仓颉文化儒释道圣地书画洛南秦岭会展洛河奇石等特色文化品牌,增强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形成文化产业链,使文化产业成为商洛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一是依靠政策扶持,激活文化产业发展动力。充分运用国家、省、市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积极鼓励和支持原有的文化产业扩大规模,对新办的文化产业要在税收、准入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二是调动社会力量,构建多元投入框架。发展文化产业不能光靠政府投入,而应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包括民营、个体、外商等形成多元投入的框架。三是加大扶持力度,推动特色文化产品走向市场。商洛的文化产业涵盖许多方面,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给予大力的扶持,使之尽快走向市场,实行产业化运作,打出商洛的品牌。四是增强服务功能,繁荣文化娱乐业和出版印刷业。文化娱乐业和出版印刷业在商洛文化产业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我们要在规范管理的同时促其健康发展。五是发挥阵地作用,促进公益事业健康发展。图书馆、博物馆、文物馆等公益文化场所是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阵地,要通过积极改革、强化管理、加大投入等有效方法,壮大文化产业实力。六是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建立动态用人机制,积极推行以聘用制为核心的用人制度,促进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社会化、市场化。七是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鼓励国有文化事业单位人员创办或领办民营文化企业。八是大力发展文化中介、仲裁、服务等组织。九是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兴办文化企业和项目,降低投资门槛,简化项目建设审批程序。
 
 制定了科学、完整的实施规划,实施4321工程,打造文化产业集群,具体内容如下:
一、投资十二亿元,建设40个文化主题公园,对全县乡镇实行全覆盖,让全县人民共享和谐发展的新成果,体验社会主义大文化带来的无穷乐趣,鼓舞全县人民热爱祖国、建设洛南,安居乐业。
二、投资十一亿元,建设30个文化艺术创作、展示场馆,激发洛南文化人的创作激情,彰显文化艺术家的创造,全方位、多角度地演示洛南丰厚的文化底蕴,让洛南书画艺术走出大山,走向未来。
三、投资二十亿亿元,建设20个文化产品研发、制作、营销基地,对河洛文化进行再创造,让洛南的雕塑、奇石、文化纪念品走向世界。
四、投资一百五十亿元,建设10个文化产业专门性公司,打造洛南文化产业的标志性品牌。
 
 
  发展无止境,探索无终点。一个重视文化改革发展的国家,必定富有活力;一个文化生机勃发的民族,必将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