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搞错了,中国需要加大民间投资,难道我们的民间游资在资本市场折腾还不够吗?不,此投资非彼投资,如果一定要分个明白,我们认为金融市场或者是针对市场差价为盈利目标的投资算不上投资,尽管我们的习惯上也称之为投资,那不过是在玩价格差游戏。
姜、蒜、中药、豆、文字书画等等,这些都被中国的社会游资玩了一遍,现在的中国经济体内部总量是不缺少资金的,但是,结构上资金的分布和流向问题就比较多了,资本越来越喜欢进入金融炒作,而这种炒作又越来越喜欢参与创造的市场而讨厌正规的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等传统和有规范的市场,这就是金融市场的问题;而在整个资金流转结构中,社会资本宁愿在投机市场上冒险也不进入实体产业,这是更要命的问题。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资本流动结构呢?因为政策和政府,因为市场秩序,说白了就是官员和政策对市场进行了严密的控制,更不要说还有很多官商勾结扰乱和操控市场,资金的本性是增殖性,才不会去跟你辩论和证明你有罪或者去搜集证据证明你犯了错,资本没有这种闲工夫,况且也没有说理的地方,根本上,资本对市场的操控是最敏感的,尽管很难举证说谁在控制市场,但是资金不需要举证只需要认识,一旦它认为市场是被控制的那么它就会逃离这个市场去创造新的不受或者少受操控因素干扰的自己的市场,等你再去控制它就再创造新的市场,反正官僚的反应肯定是跟不上市场创造的速度的,这就是为什么去年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可以炒作的道理。今天,我相信大量的社会资本仍然在中国规范的股票、期货、黄金、债权等市场之外运作新的市场和创造新的市场,这才是中国资本的力量。我自己最近的体会最深的事是2006年退出房地产职业经理圈,为什么?因为在此之前,从1993年到2003年房地产市场明显是一个资本自由投资的市场,市场不能说规范但是凭心而论市场秩序却不乱至少不会比2000年后更乱,但是,在2002年以后,市场变味了,官僚资本进入、国有资本进入、贪污腐败什么事情都多起来,政府也参乎进来,税费审批机构越来越多,土地要投标了,规范嘛,说起来都很有道理,2004年起上海还搞了个保温材料审核,必须要用新型保温材料,也很有理,节能嘛,但是什么是安全的有效的保温材料呢?去年上海教师公寓一把大火就是那种节能保温材料惹的祸,我自己的体会是越规范市场则乱七八糟的东西越多,这是一种辩证关系,为什么规范呢?说明有利益,只是谁来获得这种利益,规范的社会学意义就是用权力来强制界定利益分配关系,所以,当时我觉得这么多人对这个市场有兴趣,那就说明这个市场要完蛋了,这就是退出的道理。尽管我没有数据,也不可能有数据,但是我觉得今天的中国的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期货市场等等专业的市场已经不是社会游资感兴趣的市场,资金并没有按照传统的投资和资金流分析那样进入这些市场,社会资本的无序流动和创造市场行为实际上从一个更大的系统层面上给中国经济和资本自身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系统风险,可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我认为这是中国资本管理最大的系统风险和中国经济的致命缺陷,但无解,关键在政府如何控制好自己和规范好自己。
社会资本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的无序和创造,使大量的资本存在于虚拟经济的池子中,而我国经济转型中最需要资本的新型产业投资和哪怕一般产业的投资没有人和资金愿意去干,为什么?税收政策是一个问题、社会仇富是一个方面、劳动保障和最低工资保障是一方面,限制价格和提高公共基础设施服务价格不对等也是问题所在,你让私人资本去承担这么多的社会公平和为公共部门的利益和职责甚至是社会管理失误去买单,那么资本自身的效率谁管呢?既然社会没有人对资本的效率和效益负责,那么,资本进入实体产业那不成了奉献了吗?请问奉献是资本的本性吗?将心比心地想想吧。
一个市场经济不可能由国有公共企业构成,失去一定成分的私人资本企业,市场是不会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