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标,一位具有“中国首善”称号的企业家。因其高调的慈善言行,频频成为媒体和社会的热点、焦点。
2011年4月23日,随着《中国经营报》所刊发的《中国“首善”陈光标之谜》一文在国际互联网上被广泛转载(标题多被改为《媒体曝陈光标多笔善款掺假借首善之名包揽项目》),“中国首善”陈光标再度成为焦点。
面对媒体的诸多质疑,陈光标通过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回应道:“现在有些不负责任的媒体为了吸引观众眼球,想在我身上找负面新闻,但是真金不怕火来炼,我不会因为这方面而影响我对慈善事业的推动。”
那么《中国经营报》等媒体的报道内容属实吗?依据中国广播网4月23日的相关报道,陈光标认为“都不属实。我只能说,98%不属实。”
由此可见,《中国经营报》的报道,并非空穴来风。
针对媒体报道,陈光标于4月23日接连发出了几条微博:
“个别媒体的记者利用公众对典型人物的关注,在报道中对我进行严重歪曲,没有基本的职业道德。 怎么可以不采访就乱写呢?”
“让我感到无奈和不解的是,中国真的容不得高调慈善吗?中国不需要陈光标这种慈善吗?我高调慈善是为了带动更多的人一起做慈善,因为中国需要帮助的人还太多太多,然而如果是这种舆论氛围,许多善良和爱会被扼杀的。”
“近日又有个别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在没有采访我和公司的情况下,写了一些不实新闻,内容还是所谓我家乡的左邻右舍不肯定我,质疑我公司捐款来源,质疑多笔捐款事实。对这些我已多次通过媒体与公众进行真心交流。”
“针对近期关于我的报道,非常感谢广大网友的关心。人在做,天在看,真实的我,会将慈善进行到底!”
“广大网友朋友们:中国除了有‘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中国青年就业创业基金会’,还有‘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本人已向该基金会捐赠800万元,一分不少,一步到位,用于表彰和奖励中国青年志愿者。”
这些微博,应该表达了“中国首善”陈光标的心声。
那么《中国经营报》和陈光标究竟谁是谁非呢?
谁是谁非,自有《中国经营报》和陈光标本人等有关方面去解决。谁是谁非,自有公论。
让我们民众感到欣慰的是,媒体的有关质疑和陈光标的回应,都直面了亟需发展的中国慈善事业,而这远比那些诸如“赵薇婚后减肥成功”、“刘嘉玲变身交际花四面豪饮”之类的有价值。
尤其值得人快慰的是,陈光标表示:“不会因为这方面而影响我对慈善事业的推动”、“会将慈善进行到底!”。此为一个真正的慈善家理应具备的素质和境界。假如陈光标因为有关报道而表示再也不参与慈善事业了,那么于民众而言,于中国的慈善而言,定然是个不小的损失。
中国新闻网4月24日的有关报道显示,陈光标认为,此次针对他的质疑报道,或缘于他近年来的高调慈善得罪了一些利益集团,才得以被后者收买的“小媒体”攻击。
笔者觉得陈光标的此种联想可以理解,然毕竟尚无没有任何证据支持其言论。
在中国社会诸多领域内缺失舆论监督的大背景下,《中国经营报》等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是值得肯定的。对颇具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予以重点关注,在现有社会环境下更是难能可贵。
当然,任何报道都必须符合新闻事实,否则就有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但笔者认为说一千道一万,中国社会需要陈光标这样的慈善人物,因为在中国有钱人普遍并不热衷于慈善的大前提下,陈光标这样的慈善大使的导引作用非常重要;因为在众多中国富翁投资移民他国的大背景下,陈光标式的慈善人物更是难能可贵;因为在中国慈善事业并不发达的情况下,陈光标高调慈善的意义非同寻常;因为陈光标的存在,能为中国慈善事业增色不少。
诚然,就某些情况而言,陈光标的确属于比较另类的慈善人物,甚至有不足之处。然不可否认的是,陈光标这些年的的确确给社会捐助了不少钱财物。仅此而论,其远比那些富可敌国但一毛不拔的其他富豪值得人敬重,远比那些投资移民到他国的富翁高尚。
从有关新闻报道的内容来看,陈光标是“借首善之名”行“包揽项目”之实,且有违规之处。
如果确实存在违规包揽项目的现象,那么有关方面应予以关注,甚至需要法律法规出面应对。但假如陈光标把有关项目所获得的利润用于了慈善事业,那么有何不好呢?因为中国需要遵守规则的人,但在现有环境下也非常需要身体力行地推动慈善事业者,特别需要像陈光标一样地热衷于慈善事业的人物。更何况截至目前为止,谁也拿不出陈光标跟谁有钱权交易之类的任何证据。(作者罗竖一系四川在线特约网络评论员)
中国社会需要陈光标这样的慈善人物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