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问题透视小辑:
黄灯:对照童年
陈蔚文:天书
翟一达:行骗的社会逻辑
孙歌:东京停电
邓军:印度“Incredible”
王家新:诗人与他的时代
自然生活与思想小辑:
张炜:午夜来獾
吴蓓:幸福的日子
王族:鹰在世
李家淳:大地的清音
谢云:在鸟鸣中醒来
民间语文
李俊平:收税笔记(1990—1996)
陈卫:美国家书(2000—2001)
盛罗兰:初一女生观察手记(2005—2006)
证明材料(1968—1972)
文学
肖江虹:当大事(小说)
朱山坡:你为什么害怕乳房(小说)
斯继东:永和九年(小说)
袁凌:哥哥(小说)
安勇:诺洁斑马线(小说)
张宗子:来去自由(散文)
李存刚:溪头沟春讯(散文)
散文一束:
项丽敏:四季
李万华:从果子身边走过
本期提示
黄灯 陈蔚文 翟一达 :
社会问题透视小辑
“食品质量监管不力”、“医改问题障碍重重”、“教育改革步履蹒跚”……当下,在中国发展的大进程中,一系列社会疾病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显性要素。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矛盾的关系,已经成为体制改革的一个中心话题。本期所刊登的学者、作家黄灯、陈蔚文、翟一达的文字,分别从自身的体验和领域向社会发问,其议题分别指向“儿童教育”、“医疗”、“社会信任”等,为我们透视当下的社会问题,提供了具体的文本参照。
孙歌 :东京停电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震中位于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东130公里处发生了9.0级特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并进而引起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核灾难随之引起能源紧张,并导致作为现代化大都市象征的东京长时间停电,学者孙歌认为:“东京停电”可以说是一个标志性事件,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和定义“文明”的内涵,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是否真的“文明”?
肖江虹:当大事
肖江虹是本刊“新人工作间”曾重点推出的青年作家,本期刊发的这篇《当大事》有着作者一贯的沉稳。小说有着底层的视角。作者用很小的切口,探入中国当下的乡村世界,用一个老人的死亡反观中国乡村社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尴尬:乡村文明在城市文明的挤压下渐趋消逝。当村庄里剩下的老弱妇孺抬不动一个棺材,那么,城市里的人便有失去家园的危险。
李皖:当文学遇上音乐,作家也是歌手
从早期的罗大佑、崔健、黄磊,到如今的周云蓬、钟立风、万晓利、吴虹飞,这些唱歌的人,都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作家、诗人。乐评人李皖扫描了当下乐坛这些有着文学初衷的歌唱者。他像一个入迷的小说读者,用文学的味觉咀嚼着这些小众歌唱者的音乐,并借助于钟立风的口说出他们的心声:音乐是我忠贞的妻子,文学是我最大的艳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