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国居住地价 涨幅回落
2011/04/17
19:34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法制晚报
http://fzwb.ynet.com/article.jsp?oid=77984240
中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16日晚发布简报显示,2011年一季度全国地价总体水平仍然小幅上升,而居住用地价格涨幅开始回落。
简报分析,预计随着调控的深化,未来住房市场的热度将有所缓解,从而有助于居住地价的平稳。但是,也要注意,随着大中城市房地产炒作热度的梯度转移,要防止中小城镇的住房及土地价格的跟风上涨。
居住用地价格涨幅回落
由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和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编制的这一监测分析系统显示,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总体水平为2945元/平方米,居住地价为4349元/平方米。总体地价环比、同比增幅有所放缓,特别是居住地价环比、同比增幅均较上一季度明显收窄。
从监测城市来看,超过半数城市的综合地价环比增速放缓,涨幅超过5.0%的城市由上一季度的18个减少至6个;六成监测城市居住地价环比增速有所回落,超过5.0%的城市由23个减少至9个。
金融危机以来,全国城市地价涨幅变动较大,随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和调控政策而上下波动。
在刺激性宏观调控政策下,2009年二季度以来,居住地价涨幅高于商业地价涨幅,引领地价总体趋势。本季度,在经济由恢复性增长向常态增长过渡环境下,高压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短期效果显现,居住地价增幅出现回落。
环渤海地区地价环比增速趋缓
2011年第一季度,全国重点城市中,东部地区综合地价平均水平最高,为5931元/平方米,明显高于全国和中、西部地区重点城市平均水平。
中部和西部地区综合地价水平均低于全国和东部地区重点城市平均水平,其中,中部地区综合地价水平最低,为1971元/平方米;西部地区综合地价水平高于中部地区,但远低于全国和东部地区,为2773元/平方米。
受楼市调控政策影响,环渤海地区综合地价在上一季度较高增幅的基础上迅速回落。
●专家分析
居住地价涨幅回落是“善意的信号”
北大研究员、经济学家刘正山分析,地价涨幅回落释放了一个善意的信号,但高房价的形势并没有发生逆转,未来走势更偏重于下一步会有怎样的宏观政策出台。
刘正山表示,在当前运行的房地产市场是卖方市场,也就是开发商说了算的市场,地价是开发商抬高房价的一个理由。因此,地价涨幅回落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充满善意的信号。
刘正山表示,目前地价涨幅回落的主要因素是“地王”的减少。现阶段下,由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开发商也进入了观望期,导致了交易量下降。尤其是近期一系列货币政策的实施,导致开发商需要承担的风险也在增加。
“下一步宏观政策会怎样,尤其是货币政策,比如存款准备金率会不会继续提高,存款利率会不会继续上涨,这些都是开发商关注的重点。”刘正山说。
谈到区域地价,刘正山分析,无论是按照区域经济发展前景分析还是开发商、炒房集团对市场的信心,东部地区的房价上涨是必然的。
刘正山表示,虽然此前有报道称开发商的资金开始向二、三线城市转移,但一线城市房价上涨所产生的利润对他们有更大的诱惑力,而且他们对一线城市房价上涨也有信心。所以目前高房价的根本形势并没有发生逆转。
文/记者 郭媛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