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


 

 

博尔赫斯如果和吴宇森合作会怎样?读博氏的作品时我忽然有此联想。1986年,博氏在日内瓦去世时,吴宇森正届四十不惑。如同吴宇森在电影世界中创造了“不良群体”的最洒脱形象一样,博氏则是把拉美流氓及打手形象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同他描写的南美打手:

“在寥廓天幕的衬托下,两个身着黑色衣服、脚登高跟鞋的打手在跳一个性命攸关的舞,也就是一对一的拼刀子的舞蹈,直到夹在耳后的石竹花掉落下来,因为刀子捅进其中一个人的身体,把他摆平,从而结束了没有音乐伴奏的舞蹈。另一个人爱莫能助,戴好帽子,把晚年的时光用来讲述那场堂堂正正的决斗。这就是我们南美打手的全部详尽的历史。纽约打手的历史要芜杂卑鄙得多。”

这一段可视作拉美江湖衅斗中的经典!用一个读者的话来说是“真他妈的帅啊!”博氏将一场打斗赋予了美学意义,使之有电影画面般的优美效果。他塑造了这样一批黑帮头目、赌场打手、恶棍,口气冷静地像只在复述从祖父那听来的故事,故事中隐含对那些出手狠准、功勋彪柄的男人们的欣赏,他们朝夕不保,赴死如归,如他曾写过一个男人伊斯曼,“他订有酬劳价目表,撕下一只耳朵15美元,打断一条腿19美元……”在有次殴斗中他打翻三个对方,自己挨了两个枪子,“他用大拇指和食指堵住枪眼,像喝醉酒似的摇摇晃晃自己走到医院。他发着高烧,在生死线上挣扎了好几星期,但守口如瓶,没有举报任何人。”他后来报名参加了一个步兵团,表现突出,“他事后说纽约波威里街小剧院里的舞蹈比欧洲战争更带劲。”这个人最后身中五弹,死于纽约一条繁华街道。结尾写到,“一只幸免于难的、极普通的猫迷惑不解地在他身边逡巡。”

博氏对这一群体似乎有异乎寻常的讲述热情,他的语言熟练、准确,数学般简洁,形容词大胆而恰到好处,充满张力,这一特点对烘托这一拨江湖人物十分匹配!(要感谢王永年先生的翻译)。

博氏对这群体的叙述热情与有“香港枪战片之父”之称的吴宇森暗通曲款。吴宇森最喜欢的是好莱坞的黑帮片、西部片,最崇拜的导演是法国暴力导演皮埃尔·迈尔维勒,此人作品在暴力中透着浓郁人情味——博氏的小说亦然,它看似一柄新短刀般锃亮清冷,但人物身上却充满讲述者的感情,即使是群氓无赖,博氏依然为之赋予了鲜明性格,将其安置在各自命运的紧张与苍凉之下。

 

吴宇森的经典电影《纵横四海》塑造了三位有型又有情的盗画飞贼,仨人被黑社会头子收养,长大后成了帮他赚钱的艺术品大盗。发哥等几人在片中潇洒表演展示了“盗亦有道”,让观众全然忘记他们从事的乃不入流之事,而只觉快意恩仇之风度,这当然与吴导对这三个角色的诚意有关,他在片中结合浪漫呈现的“东方暴力美学”或说“港式暴力美学”令枪战片耳目一新——在70年代末,吴宇森曾受聘于中国电影工作室做制片助理和剧本检查员,“这期间美国的新生代导演萨姆·佩金法和斯坦利·库伯力克给了他很多灵感,他们作品中的暴力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因此有了吴宇森后来的“英雄系列”电影。

英国形式主义美学家克莱夫·贝尔评价吴,“他给全世界观众提供了一种审视暴力的全新视角——东方美学视角,第一次使暴力成为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暴力从来是这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这世界“不暴力,不成活”——“暴力文化”在这时代日渐昌盛,“暴力美学”因此成为一种时尚标签也就不足为奇。如去年的台湾片《艋舺》,它好像带动了新一轮“暴力美学”潮,暴力以青春为名珠联璧合,令人热血沸腾。后工业社会的观众口味确乎是越来越重了。

就我自己而言,只能接受轻量级的“暴力美学”片,即美学成分多过暴力成分的,玩过头,血腥太密集就顶不住了。包括《艋舺》,我甚至没看完。随年龄增长,我的口味日淡——简直想像不出以前我最爱的电影类型是恐怖片。N个夜晚,我独自看过不少恐怖电影,包括雨夜看日本恐怖片——惨淡吊诡到极致,让人惊骇并快乐的正是对自我心理挑战的极限。记不得哪年戒的恐怖片,一戒就再不能看了,像身体里缺失了某种对应的激素,别说恐怖片,稍残酷些的画面都不能看了。

看到句话,“人们在观看武侠影视剧的时候,仿佛是在欣赏一场别开生面的武舞表演,血腥、凶残的暴力场面有时反倒呈现出一种视觉的美感,进而消解了暴力的残酷性。”这话指的是那些“银样蜡枪头”的武侠片吧,主人公行头时尚,台词腔,在这之上的“血腥、凶残”当然都是些摆拍的“伪暴力”,根本也用不着消解。

真正的暴力是能瞬间改变人心律的!博氏小说中那种冷静之下的激烈,北野武、吴宇森等人镜头中的那股不顾一切“玩真的”劲儿,还原了暴力的重金属光泽,它犹如机车轰鸣,以绝对压倒性的声音盖过了其他——对许多人,是需要这般力度的声音来震颤心房的。

《纵横四海》中,张国荣告诉发哥钟楚红喜欢他,发哥答,“你们都知道我的性格,我喜欢东逛逛,西逛逛,我喜欢流浪……”不安分,这是无论博氏小说还是吴宇森电影中的人物底色。你不一定能看清他们的一招一式,“哪怕他们表现得像个胆小鬼,但他们知道自己不是”,最后的结局会让你吓一跳……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