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传说里,吃人与杀人的真相


盛世传说里,吃人与杀人的真相

    什么样的民族创造什么样的神话。

    中华民族历来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黄帝战蚩尤,隐喻着战乱;大禹治水,来源于连绵不绝的水患;后羿射日,暗示着旱灾;女娲补天,其实就是抗震救荒……2003年我在采写“非典”时,曾翻阅了大量关于瘟疫和饥荒灾害的资料。其中,邓拓(邓云特)在他的《中国救荒史》里一开篇即指出的,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我国灾荒之多,世罕其匹,就文献所可征者言,则自西历纪元前十八世纪,直至纪元后二十世纪之今日,此三千数百余年间,几于无年无灾,从亦无年不荒;西欧学者,甚有称我国为‘饥荒的国度’者,诚非过言。综记历代史籍中所有灾荒之记载,其情形之严重与频数之繁多,殊堪咋舌。”(《中国救荒史》2页,邓云特(邓拓)著,商务印书馆1937年11月第1版,1993年7月影印第1版)

    仅以被中国人骄傲地称作“大秦强汉”的这两个朝代为例,前后440年间,旱灾、水灾、地震、蝗灾、雨雹之灾、疫灾等各类灾荒竟达357次之多。

    据有文字可考的史料记载,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四月关东旱,郡国四十余饥,人相食。”秦皇汉武,曾经寄托了多少中国人的光荣梦、盛世梦?可是,当年不过发生了一场旱灾,竟然使四十余个郡国遍地饥民,以至于“人相食”。在关于盛世的传说里,我们窥探到的却是人吃人的历史真相。

    生存环境的残酷性,不可避免地导致生存竞争的野蛮与惨烈。与自然灾害伴生的,往往是争夺生存资源的暴政、暴乱及战争。

    邓拓说:“战争与灾荒,此两者在表面上本有相互影响之关系。质言之,战争固为促进灾荒发展之有力因素;而灾荒不断扩大与深入之结果,就某种意义与范围言,又往往足以助长战争之蔓延……我国历史上各时期掠夺之战争,其破坏之酷烈,常超过吾人之想像。”

    据《左传》记载:“宋殤公立,十年而十一战,民不堪命。”早在春秋时代战争即已极为频繁。

    自战国至秦,自秦迄汉初,前后约百年间,混战之局愈趋严重,其破坏性也愈强。据《史记秦本纪六国表》记载,自秦孝公至始皇的十三年里,在平灭六国的统一战争中,所斩敌军首级共达百数十万,而屠城惨剧也不计其数,秦国将军白起在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县西北)击败赵国军队后,竟活埋降卒四十余万,据说现在当地还留有一个东西南北各六十步的“省冤谷”。至于汉楚之战,项羽于新安一次“坑降卒”二十余万……

    吃人与杀人,为中国的历史画卷涂上了一层又一层无法隐去,无法掩饰的鲜红的基色。在一片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中,儒家所高举的“仁”字大旗一遍又一遍地被撕裂成破碎的布片儿,吹散得无影无踪。在如此严酷的历史现实中,不要说享受快乐,就连讨论“快乐”这个问题都是奢侈的。(未完待续)

    

注:本篇为杨黎光·《我们为什么不快乐?》之八十一

 

下篇:杨黎光·《我们为什么不快乐?》之八十二  从老鼠身上体悟出的人生哲理

 

杨黎光网站:http://www.yanglg.com/  

 

敬请关注: 系列博客《我们为什么不快乐?》已经成书。

共29万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插图版,各大书店及当当网有售。